1 / 53
文档名称:

塑钢腰铁项目投资规划方案(标准).docx

格式:docx   大小:60KB   页数:5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塑钢腰铁项目投资规划方案(标准).docx

上传人:小雄 2022/4/18 文件大小: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塑钢腰铁项目投资规划方案(标准).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概况
一、项目建设单位
(-)公司名称
XXX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简介
成立以来,公司秉承“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的信托理念,将
“诚信为本、合规经营”作为企业的核心理念,不断提升公司资产管理能 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公司是全上新台阶。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 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 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到2035年, 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重 点领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 引领能力,全面实现工业化。
“转型与变革”将赋能2019年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题词。在此影响 下,我市工业发展将推动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制高点和主攻方向, 促进全市经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2、近十年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总体规模大幅提升,综合实 力不断增强,不仅对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成为支撑 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2014年,,占GDP %o 2013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比重达到20. 8%,连 续4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国地位。在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 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2014年,我国共有100家企业入选“财富世界 500强”,比2008年增加65家,其中制造业企业56家(不含港澳台),连 续2年成为世界500强企业数仅次于美国(130多家)的第二大国。党的十九 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这既是深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客观要求。要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 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关键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 展。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但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改革 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保持较快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
1978年到2016年,我国年均经济增速达到9. 6%,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 %。随着工业化快速推进,我国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已成 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和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
当前,我省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传统产业相对饱和, 许多产业还处于全球产业链分工的中低端,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 品牌;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 受制于人;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 重工业和传统产业比重较高,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国 际化程度不高,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任务较重, 产业布局亟待优化。在经济增速步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市场需求不足的严 峻形势下,统筹推动制造业稳增长、调结构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
3、“十三五”时期应对产业政策方向进行重大调整:推进产业政策从 选择性主导转为功能性主导,产业政策的重心从扶持企业、选择产业转为 激励创新、培育市场。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是选择性产业政策,通过投 资审批、目录指导、直接补贴企业等手段直接广泛干预微观经济,以挑选 赢家、扭曲价格等途径主导资源配置,这虽然发挥了经济赶超的重要作用, 但也扭曲了市场机制。进入“十三五”以后,传统产业投资相对饱和,市 场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寻求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 新商业模式,此时政府部门难以正确选择“应当”扶持的产业、企业和产 品。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政府实施产业政策了,而是产业政策方向需要 转型,从选择性产业政策转向功能型产业政策。功能型产业政策是“市场 友好型”的,它以“完善市场制度、补充市场不足”为特征,政府的作用 是增进市场机能、扩展市场作用范围并在公共领域补充市场的不足。这种 调整意味着,今后产业政策手段要从直接干预微观经济行为为主转向通过 培育市场机制间接引导市场主体行为,虽然也存在补贴、税收优惠等扶持 性企业政策,但扶持对象一般是前沿技术和公共基础技术,并强调研发、 技术标准和市场培育的协同推进,多采用事前补贴、而不是事后奖励的方 式,补贴规模不大、更多是发挥“带动”作用。配合制造业的发展,创新 亦须加快驱动,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全力 推动科技进步和劳工素质的提升。必须强化科技与经济对接、创新成果与 产业对接、创新项目与现实生产力对接,加强研发人员创新动力与收入挂 钩,让科技进步能贡献及带动经济的发展。
推动企业着眼国内及南亚东南亚市场,促进企业提质增效。积极运用 先进适用技术,重点在食品、消费品、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加大技术改造 力度,全面提升设计、制造、工艺、装备、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