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文档名称:

20建筑防雷.ppt

格式:ppt   大小:1,206KB   页数:4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建筑防雷.ppt

上传人:孔乙己 2022/4/18 文件大小:1.1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建筑防雷.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建筑防雷
【通用模板】【教育说课】【述职报告】【工作汇报】
(5)屋顶为金属结构,地下埋有金属管道,内部有大量金属设备
的厂房。
二、民用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1、一类防雷建筑物
面不得小于100mm2,钢管厚度不得小于3mm。
避雷针的直径不得小于下列数值:
针长1m以下 圆钢12mm,钢管20mm
针长1~2m 圆钢16mm,钢管25mm
烟囱顶上的针 圆钢20mm
避雷针应考虑防腐蚀,除应镀锌或涂漆外。在腐蚀性铰强的场所。还应适当加大截面或采取其它防腐措施。
顶端形状可做成尖形、圆形或扁形。
(2)避雷带
通过试验发现,不论屋顶坡度多大,都是屋角和檐角的雷击率最高。屋顶坡度愈大。则屋脊的雷击率也大。通过对不同屋顶坡度建筑物的雷击分布情况调查发现,对于那些屋顶平整,又没有突出结构(如烟囱等)
的建筑物,雷击部位是有一定
规律性的。避雷带就是对建筑
物雷击率高的部位,进行重点
保护的一种接闪装置。
(3)避雷网
当建筑物较高。屋顶面积较大但坡度不大时,可采用避雷网作为屋面保护的接闪装置。
避雷网(带)分明装和暗
装两种。明装避雷网(带)一
般可用直径8mm的圆钢或截
面12x4mm2的扁钢做成。为
避免接闪部位的振动力,宜将
网(带)支起10~20cm,支持点间距取1~,应注意美观和伸缩问题。暗装时可利用建筑内不小于3mm的钢筋。
(4)避雷线
(5)避雷环
(6)接闪器的保护范围
2、引下线
引下线 可分明装和暗装两种
明装时一般采用直径8mm的圆钢或截面l2x4mm2的扁钢。在易受腐蚀部位,截面适当加大。建筑物的金属构件。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敷设。 敷设时应保持一定的松紧度。从接闪器到接地装置;引下线的敷设应尽量短而直。若必需弯曲时,弯角应大于90。引下线应敷设于人们不易触及之处。,以避免机械损坏。
暗装引下线利用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作引下线时,最少应利用四根柱子,每柱中至少用到两根主筋。
3、接地装置
可分为三类
(1)垂直埋设的接地体
(2)水平接地体和联接条
(3)人工接地体
专门用于防雷保护的接地装置。
垂直接地体 可采用直径20~ 50mm的钢管或角钢。长度为2~3m一段。间隔5m埋一根。~。用接地连接条或水平接地体将其连成一体。
水平接地体和接地连接条 可采用25x4~40x4mm2的扁钢做成。~0·8m。
埋接地体时,应将周围填土夯实,不得回填砖石灰渣之类杂土。通常接地体均应采用镀锌钢材,土壤有腐蚀性时,应适当加大接地体和连接条截面,并加厚镀锌层。接地电阻的数值应符合规范要求。
(4)接地的一般要求
①所有的电气设备都应采用接地或接零。设计中应首先考虑自然接地。输送易燃易爆物质的金属管道不能做接地体。
②在允许不同的电气设备使用一个总的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值应满足其中最小值的要求。
③接地极与独立避雷针接地极之间的地下距离不应小于3M
④防雷保护的接地装置可与一般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相连接,并与埋地金属管道相互连接。
⑤专用电气设备的接地应与其他设备的接地以及防雷接地分开,并应单独设置接地装置。
五、各类防雷建筑物的保护措施
1、防直接雷
采用避雷针,避雷带或避雷网。一般优先考虑采用避雷针。当建筑上不允许装设高出屋顶的避雷针,同时屋顶面积不大时,可采用避雷带。若屋顶面积较大时,采用避雷网。
关于采用避雷针防直接雷的作用原理,曾有两种不同看法。有人认为,避雷针在雷云感应下产生尖端无声放电,能中和雷云中所带的电荷,从而避免了直接雷击。但实测证明,一根避雷针的无声放电电流一般仅几个mA。几千根避雷针在几十分钟内无声放电的总电量,才相当于一次中等雷击释放的电量。因此,避雷针在雷云电场作用下,以无声放电产生的避雷作用是微不足道的。
另外一些人认为,避雷针的作用是接受雷电,并把雷电流安全地引入地下。这后一种看法已被大量科学实验和雷击事故的调查材料所证明。
避雷针的防雷作用不在于避雷,而在于接受雷电流。因此,已被人们广泛采用的避雷针这一惯用名词,正确地称作接闪器。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是接闪器的三种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