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六味地黄丸”整合营销策划
[被广泛应用的趋势] 在临床实验中发现,六味地黄还具有广泛而显著的防病治病及保健功效。防治肿瘤、治疗血液病、治疗糖尿病、治疗脑溢血后遗症、治疗更年期综合症、治疗复发性口疮、治疗眼病、疲劳综合症、延缓衰老
长。
2、各主要城市市场表现
北京市
2001年第3季度,六味地黄为列销售金额第8位
特点:中成药上榜的品种中,相当一部分是同仁堂的产品,这也是北京市药品零售市场的一大特色,同仁堂在京城老百姓中的影响力之大亦可见一斑。
2002年9月,六味地黄丸排名第6
上海市
2001年1-6月药品零售市场排序前10位品种
月份 排序 品名 占OTC市场份额
四月 7 六味地黄丸 %
五月 5 六味地黄丸 %
六月 7 六味地黄丸 %
2002年9月,仲景六味地黄丸排名17,佛慈排名36,沪童涵春六味地黄丸排位69。
深圳市
2002年9月,六味地黄丸排名第26
广州市
2002年9月,六味地黄丸排名第45
武汉市
2002年9月,仲景六味地黄丸排名第69
3、思考与启示
如何选择我们的样本市场?
这个市场要对六味地黄产品特别认同,不用进行再教育
这个市场能够接受新事物
六味地黄丸在全国主要城市都有不错的业绩,但由于各城市在消费习惯上的不同:上海消费者比较难接受外地产品,建议在北京、广州、深圳之间选择
三、六味地黄市场成功分析
可以说,六味地黄市场在不断稳步增长,那么增长的背后是什么原因呢?希望这一部分的研究能够给我们一些借鉴。
1、借势——完成消费者对六味地黄的产品认知:
势者,氛围也。成功的行销案例无不依赖于得当市场氛围的烘托
·借行业之势:补肾市场无数先驱们对消费者孜孜不倦的宣传教育,使肾和补肾概念深入人心。全民“补肾”的教育:延生护宝液、汇仁肾宝、御苁蓉;保健品信任危机带来的信任回归,导致增长
·借传统之势:千年古方 。“精、气、神”的遗泽。
·借社会之势:中医学者默默研究它在临床中的新功效和新应用,并把研究成果公诸于众。六味地黄丸除了补肾外,还有着多种防病治病、养生保健方面的用途。
2、细分市场:
·价格区隔:价格是潜在需求总量庞大的中低档补肾市场迟迟难以启动的要害。六味地黄丸以“可靠的功效+平实的价格”切入这个低竞争烈度的市场,迅速迎合了这部分消费人群的需求,并以价格因素为主成功打造了竞争层面上的市场区隔,从而避开了与高端同类产品的短兵相接。
·功能突破:主流消费群对补肾产品功能的需求先是壮阳,后来逐渐发展到寻求各项肾虚症状的解决。而希望以补肾为主、兼顾日常滋补需求的消费者比例则一直在静悄悄地高涨。
3、有序竞争:
·有节制的宣传:各个品牌的六味地黄丸在功效宣传方面自发地、也是明智地谨遵低调原则,甚至刻意用集约性、概括性的描述来表达产品功能范畴,疗效方面也避免了无限制的夸张和延伸。不约而同奉行自我克制的结果是共同维护了产品的市场声誉从而实现了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大延续可能,长远的公共利益得以确保。
·正大的竞争手段:在宣传手段普遍超越功效层面的基础上,各厂商之间以产品特色、规范服务和企业形象为角力点展开竞争,对品牌的建设、维护与美化成为大家追求的共同目标。公平、正大的品牌竞争引发良性循环,消费者对产品类别的好感得到广泛培育,总体市场空间稳步上升。
·分明的价格体系:从最低5元左右到最高20元上下,各种零售价格的六味地黄丸以不同知名度的品牌为区隔在合理幅度区间内构成了层次分明的价格体系。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按照对各个品牌的不同偏好各取所需,满足了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同时价格体系也表现在厂家、商家、买家的利益合理分配。
思考与启示
1、  我们应着眼于将整个蛋糕做大,而不是过分地争夺他人的市场份额;
2、我们没有必要去冒险尝试过分夸大产品的功效,宣传应着眼于产品形态独有的特点;
3、品牌形象是选择六味地黄产品形成忠诚度的关键;
4、合理的价格体系的制定,是这一行的游戏规则;
5、细分中的细分,我们的日消费金额?
四、竞争分析
全国有100多家企业在生产六味地黄产品,企业之间、各种产品形态之间都存在竞争,对这部分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出决定竞争优势的要素和竞争的趋势,从而为六味地黄茶如何建立竞争优势提供有益的思考。
1、百家争鸣
全国有近100种厂家生产六味地黄产品,从全国与区域市场OTC药品终端分布状况来看,不少于30个六味地黄品牌。这其中包括宛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