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锚杆支护技术管理规范精选.docx

格式:docx   大小:13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锚杆支护技术管理规范精选.docx

上传人:421989820 2022/4/18 文件大小: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锚杆支护技术管理规范精选.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锚杆支护技术治理标准



第一节? 总那么
??? 第1条 为使锚杆支护工程的设计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平安可靠、确保施工质量,促进锚杆支护技术健康开展,特制订本标准。
第2-50
50-100
〉100
开辟、预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指标??????? 表2—4
围岩单向抗压强度 б
取巷道宽度 2 倍范围内的顶板岩层、巷道宽度 1 倍范围内底 板岩层及两帮岩层岩石单向抗压强度的加权平均值
围岩应力
不受采动阻碍时, 巷道的围岩应力等于巷道所在位置的原岩 应力;受采动阻碍时,巷道围岩应力指标用巷道埋深 H 乘采动影 响指数 K 代替。其中,当巷道不受采动阻碍或保护煤柱选择合理 时,K=-1;当巷道受采动阻碍或保护煤柱选择不合理时, K=3-5
围岩岩体完好性指数 D
围岩岩体完好性指数 D 见表 2
岩块干饱和吸水率 W
岩块干饱和吸水率 W是指每 100g 绝对单调的或在案 105 摄 氏度时烘干后的岩块,在蒸馏水中所吸附的非重力水的重量。具 体指标见岩块干饱和吸水率 W 表 3。
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表???????????????? 表2—5
分类指标
说明
顶板强度σγ(指单向抗压强度,Mpa, 下同)
取巷道宽度 2 倍范围内的顶板强度 的加权平均值
煤层强度σ
取巷帮煤岩层强度的加权平均值
底板强度σ
取巷道宽度范围内的底板强度的加权平 均值
巷道埋深 H〔m〕
巷道所在位置至地表的垂直间隔
护巷煤柱宽度 X
一侧煤柱的实际宽度。其中,沿空掘巷时〔无煤柱〕 X=0;, 两侧均为实体煤时, X=100
采动阻碍系数 N
指因工作面回采引起的超前支承压力的 阻碍,直截了当顶厚度/采高〔当 N4 时, 取N=4〕
围岩岩体完好性指数 D
指围岩节理裂隙、 层理的阻碍程度,以直 接顶初次垮落步距代替
??????????????????????????????????????????????????????????????????????????????
第三节锚杆支护设计
第20条 锚杆支护的设计与施工,必须详细地搜集有关地质材料,按照地质力学评估——初始设计——稳定性分析——按初选方案施工——现场监测——信息反响与修正、完善设计六个步骤进展,因地制宜,正确有效地加固围岩,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才能。
第21条 按照地质力学评估结果说明待施工巷道能采纳锚杆支护时,进展锚杆支护初步设计。各消费矿必须对巷道方位进展优化论证,防止巷道轴线垂直于较大应力或与主应力成较大夹角,提高支护效果。锚杆、锚索 支护设计必须进展方案论证,并将论证结论编入井巷作业规程。
第22条 各矿煤巷锚杆支护设计方案由分管副总工程师或技术科长负责,由技术科负责详细设计,报矿总工程师组织审批。
第23条 为减少水平应力对巷道支护的阻碍,在采区设计时,应尽可能使回采工作面推进方向与最大水平应力方向平行。 穿插点及硐室设计要充分考虑临近巷道的平面空间位置关系,简 化巷道布置系统,最大限度的减少由于巷道布置及施工而造成围岩应力变化对巷道产生的破坏。
第24条 巷道应采纳矩形断面,在特别条件可采纳拱形或微拱形断面。在满足通风、运输、行人、管线架设、设备安装 等要求的前提下,各矿应按照煤层详细赋存情况及围岩稳定情况 确定巷道断面变形予留量,并在设计中明确规定。
第25条 为便于现场施工,技术和质量治理及支护材料加工,锚杆
杆体直径与钻孔直径的孔径差应操纵在 6—10mm、 间排距应按照支护强度及工程类比确定。
?
?
锚杆参数按下表选取
序号
参 数 名 称
单位
参? 数? 值
1
锚杆长度
m
2
锚杆公称直径
mm
3
锚杆排距
m
4
锚杆间距
m
5
锚索有效长度
m
6
锚索公称直径
mm
?第26条 煤巷锚杆支护初始设计须遵照以下原那么
〔一〕支护方式选择原那么
、掘进巷道取消单体锚杆支护。
、层须为端锚或加长锚固,必要时打锚索加固。
;巷道断面大的工作面两巷;构造复杂的巷道,必须采纳锚梁网、锚索结合支护。锚固方式必须为端锚或加长锚固。
〔二〕锚杆支护参数选取原那么
,平安系数不小于 2。
;锚索设计锚固力不小于钢绞线极限载荷的 90%。
40%。
,使安装应力向四周煤、岩体扩散。
、锚索支护强度必须匹配,保证支护整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