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血透营养不良
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十分常见,发生率约占1/3,导致患者住院率及死亡率明显升高,且经常处于慢性炎症、疲劳、创伤难以愈合中。其发生原因主要有:
营养知识的匮乏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引起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脂蛋白代谢障碍
营养不良和炎症的相互作用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发生紊乱及损伤,促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使血液透析病人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高,促使病人的死亡率明显增高
蛋白质就是构成人体组织器官的支架和主要物质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中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物质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它是与生命以及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
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
调节生理功能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人体的蛋白质是由20余种氨基酸构成的,在体内能参与
蛋白质的合成供给能量
蛋白质与氨基酸
透析患者饮食的大原则
“三高一低,补调结合”
“三高”是优质高蛋白、高热量、高必需氨基酸
“一低”是低磷
“补”适量的水溶性维生素,
注意“调节”水分和电解质的摄入量
饮食原则
尽可能少吃豆类食物和豆制品
吃点鸡蛋、牛奶、鱼肉
吃些白菜、萝卜、梨、桃及西瓜
在“三高一低,补调结合”前提下,你的饮食还应该根据透析次数、肾功能等等适当做些调整。
避免吃高磷的食物
优质蛋白质类食物营养价值高、吸收利用好
比如蛋白清、牛奶、牛肉、家禽、猪肉、鱼等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
而像米、面、水果、豆类、蔬菜等食物它们所含的必需氨基酸较少,就不是优质蛋白质食物了,应该少吃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管理
1、加强健康教育 接受正规的营养知识教育,系统学习透析患者饮食营养教育,然后再定期组织面对患者及家属的相关营养知识专题讲座。针对性的制定个体化方案。健康教育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2、 首先医护人员应首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讲解充足营养的意义、目的、重要性,从营养学角度普及营养学知识,包括三大产能营养物质及供给比、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重要性、膳食宝塔等知识,给患者建立起正确的膳食观。
3、在透析开始阶段,使患者顺利地由低蛋白饮食
过渡到高蛋白优质蛋白饮食。
并且有足够的热量供应,协助患者建立有规律的生活制度、饮食分餐及热量分布,并掌握与透析、用药如何配合。
4、制订详细的个体化饮食治疗方案。向患者推荐营养充足、各种营养素搭配合理、口味好的具体食谱,调动患者对进餐的兴趣、增强食欲。尽可能避免因某种食物含钾、磷高而过分强调禁食,从而打消患者进餐积极性,降低食欲,限制患者食谱的选择。
由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伴有高脂血症,因此应限制胆固醇的摄人。摄入的脂肪要避免动物脂肪,应以植物油为主,因为植物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限制水和钠的摄入,水分摄入总量一般为前一天的尿量加500ml。,以食用盐算即为不超过4g。限制钾、磷的摄入,但因为磷往往伴随在优质蛋白中,因此,最好增加肠道内磷酸盐结合剂,而不是限制蛋白质。
对于维生素,由于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浓度增高和肾脏分解代谢降低,透析患者血清维生素A浓度往往升高,因此血液透析患者应避免应用维生素A。而其它维生素只需要保证合理的膳食基本上可以保证充足。
药物辅助
开同含5种必需氨基酸和a一酮酸,a一酮酸可通过转氨基作用在体内合成氨基酸,既补充了必需氨基酸,改善了机体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比例失调,又利用了体内储留的尿素氮,纠正了负氮平衡,促进蛋白质合成利用,改善营养状况。适用于蛋白质摄人不足的慢性透析患者。
优质蛋白饮食+ α-酮酸制剂治疗有多方面优点。
尿毒症患者在充分血透下,给予足量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有利于患者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的改善。使用促红素的同时因联合使用铁剂。铁是重要的造血原料,缺铁是影响EPO纠正肾性贫血疗效的最常见因素。
肠道外营养支持 对有严重胃肠疾患、重症营养不良及高分解代谢状态的透析患者,可于透析后由静脉输人葡萄糖一氨基酸一脂肪营养液,以补充热量及机体合成蛋白质的原料。必要时可输注白蛋白、血浆制品。肠道外营养支持对不能肠道进食患者有良好成效。观察患者皮肤及毛发较前有无光泽,精神及体力亦较前有无恢复,可表明肠道外营养支持的重要性。
争取家庭的重视
MHD患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