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析诵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不仅要通过初中语文教学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而且要借助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素养,让学生的身心、思想成长更加健康。初中语文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语文素养,而且可以让学生通过诵读教学领略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所以,初中语文教师有必要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诵读教学,从而让初中生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滋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诵读教学;创新
一、提倡古诗文诵读教学
诵读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标在课程目标的总目标中就明确表述,通过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新课标已经把诵读教学摆到语文教学的重要层面上来了,并肯定了诵读对培养学生语感,提高语文素养,增进语文实践能力的重要作用。
从新课标中我们不难看出,新课程改革提倡诵读教学的整体性,也就是说各种文体都应当拿来诵读,但是又有所侧重,那就是古诗文的诵读。有人可能会有疑问,我们现在用的都是现代汉语,为什么要大量背诵古诗文呢?这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有什么作用?有没有科学的理论依据?现在反对的死记硬背是有一定指向的,主要是一些语法修辞知识、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字词的词典义和一些不够经典的语段。入选语文教材的古诗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精品,其语言简洁、精炼、优美、典雅,寓意丰富而深刻。所以说,通过对古诗文的诵读,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吸收其语言技巧,提高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的能力。
二、主张个性化诵读
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诵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尤为明显。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认知水平、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诵读同一文本时的声音处理和感受也就不尽相同,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感情色彩,也就是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不是单纯的阅读者,不是作家作品的“看客”,更不是单纯的“浏览器”,而是拥有主体意识的解读者、二次创作者,是参与语文教学过程的独立的主体。我们不应该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理解的过程。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我们应该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方法,使学生把文本与直接、间接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能联系文化背景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样,学生对文本就产生了富有“个人意义”的理解。
三、創新诵读课堂教学活动
在传统语文诵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只会让学生反复朗诵作品内容,并在自己的讲解下让学生自行理解内容的具体含义;这种单一乏味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从而降低了诵读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建生动有趣的课堂诵读教学活动。
如在开展经典诵读课程前,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出丰富有趣的课件内容,确保该课件能够有效突出诵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也可以利用各种形象的字体把经典诗文作品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