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西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通信0604
姓名
严雪峰
学号
20064734
题目
RFID系统的数据编码方式的研究和仿真
题目类型
理论研究型
一、选题背景及依据(说明选题目的、意义,列出主要参考文献,简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生产需求状况)
选题目的及意义
当今的世界,RFID已经广泛应用于物流和供应管理、生产制造和装配、航空行李处理、邮件/快运包裹处理、文档追踪/图书馆管理、动物身份标识、运动计时、门禁控制/电子门票、道路自动收费等许多高科技的产业之中。希望通过这次对RFID的初步学习,能让我对RFID技术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RFID系统的结构和通信系统的模型相似,满足了通信功能的基本要求。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的数据传输构成了与基本的通信模型相似的结构。因此,RFID系统中数据的编码方式和其他通信系统一样也很重要。和传统条形码识别技术相比,RFID有以下优势:快速扫描:条形码一次只能有一个条形码受到扫描;RFID辨识器可同时辨识读取数个RFID标签。体积小型化、形状多样化:RFID在读取上并不受尺寸大小与形状限制,不需为了读取精确度而配合纸张的固定尺寸和印刷品质。此外,RFID标签更可往小型化与多样化形态发展,以应用于不同产品。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传统条形码的载体是纸张,因此容易受到污染,但RFID对水、,由于条形码是附于塑料袋或外包装纸箱上,所以特别容易受到折损;RFID卷标是将数据存在芯片中,因此可以免受污损。可重复使用:现今的条形码印刷上去之后就无法更改,RFID标签则可以重复地新增、修改、删除,RFID卷标内储存的数据,方便信息的更新。穿透性和无屏障阅读:在被覆盖的情况下,RFID能够穿透纸张、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属或透明的材质,并能够进行穿透性通信。而条形码扫描机必须在近距离而且没有物体阻挡的情况下,才可以辨读条形码。数据的记忆容量大:一维条形码的容量是50Bytes,二维条形码最大的容量可储存2至3000字符,,数据容量也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未来物品所需携带的资料量会越来越大,对卷标所能扩充容量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安全性:由于RFID承载的是电子式信息,其数据内容可经由密码保护,使其内容不易被伪造及变造。可以说当RFID与互联网相结合时,一场影响深远的革命就来临了。当能赋予地球上所有物品以惟一IP地址的IP V6技术与承载着物品大量相关信息并有无线通信能力的RFID相结合,互联网的巨大潜能才真正释放出来,一个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相互联系的“物联网”变会从此诞生。
国内外研究现状
RFID( 射频识别)技术是从上世纪80年代走向成熟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 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其技术的覆盖范围非常广泛, 许多正在应用中的自动识别技术也都可以归于RFID技术之内。RFID涉及到通信领域中的无线数据传输,现代通信的发展日新月异,同时也存在着很多已经成熟的技术。但RFID由于其特有的传输特性,通信方式也有其独特的地方。和普通通信一样对编码方式的选择以及信道适应性的分析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利用Simulink仿真软件, 搭建
RFID通信系统模块并进行仿真,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