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王天凯: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刊编辑部 10月16日至20日,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即“ITMF”,简称“国际纺联”)2010年会在巴西圣保罗举办。各国参会代表就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消费与行为预期。全球化与投资机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合纺纱等新型纺织技术、退染一浴工艺等环保染整技术正在广泛应用,对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调整培育经济新增长
随着中国以扩大内需对经济的拉动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产业用纺织品以较快速度增长。2009年,,%,高于其他终端产品的增长水平:服装、家用、产业用三大类终端产品纤维加工量比例为49:32:19,产业用纺织品比重较2005年提高6个百分点,成为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转移优化区域布局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产业向具有成本、原料比较优势的中西部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纺织产业投资、产值快速增长,占全行业比重加大。2010年上半年,%和60%,,%,:%%,高于东部地区14和91个百分点,%,,处于上升态势。
发展:可持续战略主打
未来五到十年,中国纺织工业将进一步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由于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中国纺织工业自身资源、能源、劳动力成本处于较快上升周期,同时面临严格的环境保护约束,因此,必须更注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最广泛地运用最新科学技术,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有限消耗能源和资源,减少环境污染,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这是中国纺织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扩大内需增强动力
未来五到十年,中继续提高,基本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促进消费,中国城乡居民的衣着消费支出将稳步增加;同时,随着城镇化加速推进,纺织服装产品的需求数量将稳步增加,需求结构不断升级。有效满足内需市场不同群体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将是行业把握新的市场机遇、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市场动力的关键所在。
伴随中国加快TA化进程及其日益严格的低碳要求,必然带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相关技术投入的增长,土工合成材料、过滤材料等需求将稳定增长;医疗用、卫生用、汽车装饰用等纺织品需求,也将随着居民生活改善而明显增加,促进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成为新型战略产业和新的增长点。
自主创新 抓住根本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是中国纺织工业缓解劳动力、能源、资源等成本压力和满足低碳要求的根本途径,是行业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所在。为此,未来五到十年,中国纺织工业将着力于下列重点工作:
完善行业创新机制。整合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等多方社会资源,构建以企业为主体、跨产业链、跨部门、跨地区合作的行业自主创新体系,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