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doc

上传人:十二贾氏 2022/4/19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曾荣侠 [摘 要]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类美德和潜能,不仅关注心理有问题的人,更关注健康的普通人;不仅注重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更关注心理潜能和积极力量的激发。积极心理学在主观层面上,更加关的人生[6]。可以从教学目标的拓展、教学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转变、教育体系的完善等多个角度、全方位地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一)教学目标的拓展:从关注问题学生的教育到重视全体学生的培养
过去受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偏重于学生心理疾病的防治,重点关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的教育问题,这样会导致消极的问题取向模式,关注负面问题较多,不利于看到人性的优点与价值。积极心理学是用开放的、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个体,着力研究普通人的积极心理能量,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的人格品质。所以,積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关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的教育,更注重广大普通学生心理素质的拓展、心理调节能力的增强、心理潜能的开发,促进更广大学生积极向上、健康阳光地追求幸福生活,使所有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充分体现了整体意义上人性与博爱。
(二)教学内容的重构:从关注消极心理问题到重视学生积极人格的培育 在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的影响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是发现、预防和治疗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并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讨来寻求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换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更多关注的是消极的心理问题,这些现象体现在目前多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体系中,有些大学生由于受身边同学的心理问题的暗示、感染或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把心理问题放大、甚至加以扩散,甚至产生不利的影响。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人格是一种乐观型解释风格,是以积极的心态解读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会把困难和失败看作是外部的、暂时的,而把成长与成功看作是个体内部的、长期的现象,善于看到事物的积极方面。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张转变传统的消极心理学观念,重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改革教育教学课程体系,重视培育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凸显积极的人格特质在教学内容中的核心地位,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希望、乐观、勇气、智慧、爱、美德等积极的人格特质,引导学生产生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促进他们拥有更加幸福的人生。
(三)教学方法的转变:从关注理论知识传授到重视积极情绪体验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围绕心理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进行,教学方法多以教师讲授为主,主要脉络是“阐明问题—揭示原因—提供应对策略”。近些年来,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更加注重小组讨论法、活动体验法、理论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实践实训法等多样化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课堂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善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学生内化所学的知识、体验积极的情感、塑造积极的人格。不过总体来说,这些变革并没有改变当今仍然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渠道、强调以问题的预防和解决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流教学模式。可见,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从教学形式到教学方法均局限于以预防为主的适应性目标,未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目标,即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特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