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西周中心小学 胡晓晓
教学目的:
1、在直观教学的根底上使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2、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西周中心小学 胡晓晓
教学目的:
1、在直观教学的根底上使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2、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和个数方面的特征。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才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络,进步数学考虑的程度。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自主探究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人和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种关系,你们和爸爸(妈妈)的关系是……?
生:父子(父母、母子、母女)关系.
师:我和你们的关系是……?
生:师生关系。
师:对,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学生,我们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在数学中,数和数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关系,下面我们一起
来探究其中的一种关系.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认识因数和倍数
1、出示操作要求:用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不同的拼法。想想拼成的长方形,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用乘法算式表示
2、提问:你表示的乘法算式是怎样的?猜猜他可能是怎么摆的?
根据学生答复,在黑板上板书出乘法算式,电脑演示相应的图形。
板书:12×1=12 6×2=12 4×3=12
3、我们以2×6=12为例,师指出:因为2×6=12,我们可以说,2和6是12的因数,我们还可以说,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因数和倍数”.(同时板书:因数和倍数)
4、说一说
师:那另两道算式(3×4=12、1×12=12)你们能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学生同桌自由说。(指名说一说)
注意
(1)师指出(12是12的因数,12也是12的倍数。)
12的因数一共有几个? 12的因数有1、12、2、6、3、4、
(2)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一般指整数(不包括0)。
5、练习
师:谁也能写一道算式,为大家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老师先举个例:我写的是3×6=18,因为3×6=18,所以3和6是18的因数,18是3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二)找一个数的因数
1、过渡
师:看来任何一个整数都有它的因数,找一个并不难,难的是把它的所有因数无遗漏的全部找出来,你能想方法把18的所有因数找到吗?
2、要求
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同桌合作;假设有困难可以参照找12的因数的方法;在记录本上做好记录,最好能让大家看出你是怎样找的.
 (1)试一试,学生独立或合作找18的因数
 (2)交流找的方法。展示学生的作品
在交流中学生很有可能不能说完好,而是通过互相补充得到18所有的因数。
 投影:18的因数有:1,2,3, 6,9, 18.
 (3)归纳方法
师:在找一个数的因数的过程中怎样找才能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呢?你们有什么技巧吗?应该注意什么?在小组里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