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拿来主义公开课26.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拿来主义公开课26.doc

上传人:xreqing 2022/4/20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拿来主义公开课26.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本文运用比喻,通过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化的道理的写法。
2、理解本文的题旨和“拿来主义"的根本含义.
3、体会鲁迅杂文的辛辣活泼的语言艺术。
教学重点:
1、课文后“全盘西化”因此一度一呼百应。可是没过多久,新文学的过份年轻、稚拙就让不少人大失所望,胡适的两个蝴蝶儿几乎成了笑谈.,于是人们发现,一味地模拟西方文化是学不来的,分开人家几千年的根基,这种模拟只能是呀呀学语。针对三十年代这种“发扬国光”的复古潮流,鲁迅提出了他的“拿来主义”。不过鲁迅的拿来主义和五四时期的一味模拟不同,他的拿是有选择的拿,为我所用的拿,不亢不卑的拿.“一切好的东西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国在开展过程中,外国好的东西、对中国的进步有益的东西都应该吸收,这应该是拿来主义的真实意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拿来主义也未尝不可。很多人知道鲁迅的“拿来主义”主张,但鲁迅所说的“人类最好是彼此不隔膜,相关心”那么理解的人较少了。鲁迅一生中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字数几乎和他的创作相等,而这仅是鲁迅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工作的一部分.
同样祟尚拿来主义的日本,在获得喜欢学****擅长吸收外来文化美名之时,却使自己的文化呈现强烈的相对主义特征,他们折服中国的孔孟之道,但同时又排斥对中国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拒不向中国人民做出抱歉.……(沙沙)摘自强国论坛
考虑;A、本文主要阐述了什么问题?B、作者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2.资料2 拿来主义:中国企业的短视
……
以中国的汽车工业为例,中国所能实现的开放为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所不可企及,以致于人们在今天的中国经济幅员上很难找到地道的民族汽车工业,而即便是我们花费了如此的代价,却同样没有“引进”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技术,,90%的轿车市场已经让给外方,而绝大部分合资企业没有开发过像样的新车型、新发动机。汽车产业之所以被称为“工业的火车头”,是因为它可以带动装备制造、钢铁、电子等相关产业的开展。但如上海群众,连货架、扫地用的清洁机都从德国进口,其他设备的进口不言自明。北京市和韩国现代合资消费索纳塔后,只有四个轮胎和一个电瓶由中国制造。
最大的赢家当然是合资企业中的外方。德国群众在中国合资消费的产量只占全球的14%,但是其利润80%来自中国。通用汽车公司每辆车在美国国内赚145美元,,,令人更难以承受的是,在合资汽车厂中,不但中方,整个合资厂都没有开发、设计权,中国似乎和汽车产业的高利润无缘。
放眼全局,我们当然可以将问题设想得并没有上述那么恐惧。确实,技术引进本无原罪,可问题的核心在于,引进的最终目的是消化吸收和创新。而就是这一明晰的流程,中国企业却并不能完全贯彻到底。其主要原因是国内很多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才能非常贫弱。据专家分析,我国目前每花1元钱引进技术,只用0.07元进展消化吸收,而工业成长时期的日本、韩国,是花1元钱引进技术,但花5~8元钱进展消化吸收和技术创新。 ……
考虑:通过对中国和德国的比照,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了一种对待文化遗产(外来文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