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考对对联课件
第1页,此课件共73页哦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今朝至
昨夜行
第2页,此课件共73页哦
高考对对联的考查
读对联——考查文学常识
对对联——考查语言运用
第3页,此课件共73页哦
(全国卷)
,————————。
(福建卷)
:
学问藏今古,——————。 (浙江卷)
第17页,此课件共73页哦
学以致用
元旦将近,我们的教室布置一新,
但门口还缺一副既符合辞旧迎新主题,
又能营造高考氛围的对联。才思敏捷
的你,请试着拟一副吧。
第18页,此课件共73页哦
趣 说 对 联
———语言修辞专题
第19页,此课件共73页哦
对联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学样式。雅称楹联,俗称“对子”。最早的对联据说出自五代后蜀。明清两代,对联进入昌盛时期。清代康熙、乾隆都有“到此一题”的雅兴,铁齿铜牙的纪晓岚、胸有成竹的郑板桥等对联高手也随之诞生。对联主要类型有春联、贺联、挽联、赠联等。
第20页,此课件共73页哦
把握对联的特点
字数:上下联相等
对联首先是对偶。它可长可短,短的两个字,长的几百字. 但不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
第21页,此课件共73页哦
平仄:上下联相对 汉字有四个声调,普通话四声,是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前二者是平声,后二者是仄声。严格来讲,对联的平仄要求上下联互相对应。不过适应高考要求,我们只要注意末字的平仄就可以了。即上联末尾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末尾字必须是平声。
如: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第22页,此课件共73页哦
词性:上下联相同
在现代汉语里,词可分为十一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对仗要求,上下联对应位置原则上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此类推。
如:
一夜清风吹红花千朵 三春细雨染绿树万株。
第23页,此课件共73页哦
结构:相同
墙上芦苇 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 嘴尖皮厚腹中空
第24页,此课件共73页哦
说说对联的特点
· 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 上下联词性要相同
· 上下联词性要相同
· 上下联句法要一致
(· 上下联平仄要相调)
第25页,此课件共73页哦
尝试对对联
1、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幅对联,其下联的句序、
结构一被打乱,
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
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已被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
一庭佳丽莺唤起,池边看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第26页,此课件共73页哦
尝试对对联
1、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幅对联,其下联的句序、
结构一被打乱,
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
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
红雨树边,此间有尧天舜日。
第27页,此课件共73页哦
2、猜数字联,并说说此联的含义。
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忙着贴对联,
一个穷得快揭不开锅的老秀才为自己
写了
横批:南北 ——没有东西
上联:二三四五 ——缺( )
下联:六七八九 ——少( )
一
十
第28页,此课件共73页哦
3、补写对联
第29页,此课件共73页哦
4、请同学们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画饼充饥
行万里路
福如东海
家中世界小
金猴一跃欢送冬去
望梅止渴
读万卷书
寿比南山
网上天地宽
雄鸡三唱喜迎春来
第30页,此课件共73页哦
你在哪些地方,
哪些场合看到
过对联?
第31页,此课件共73页哦
放眼赏对联
春联: 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
楹联: (上联)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
重开老柏,千寻抬头望;
(下联) 收拾山河酬壮志,看此日神州,
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挽联: 心血劳干革命事业似巍巍泰山震环宇
骨灰撒遍总理恩情如滴滴雨露润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