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四年级数学下册《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烙饼问题》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简洁的烙饼问题,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让5个饼,怎么烙?你能不能立刻说出烙5个饼最少烙几次吗?最少花几分钟?(生答)
烙6、7、8、9、10个饼出示课件
师:请你们细致视察大屏幕上的表格,假如要烙6、7、8、9、10个饼,分别最少要烙几次,须要多长时间?(生答)
师:请细致视察这个表格,你发觉了什么?
得出:最短的总时间=烙饼的次数×烙每一面饼时间 (1除外)
烙饼的次数=烙饼的个数(1除外)
师:找着了规律解决问题就简单多了,接下来我们运用这条公式来解决一个问题。如:假如要给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都烙一个饼,最少须要几次?最少须要几分钟?
所以,在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的社会里,我们更应当合理支配时间,去做更多的事。
四、结合生活、实践应用:
五、课堂总结
师:学了今日这节课,你想说什么?
师小结:老师也希望大家能够运用我们今日所学的学问,合理地支配好自己的时间,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提高效率,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四年级数学下册《烙饼问题》教学设计2
数学广角中的《烙饼问题》, 其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通过简洁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相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找寻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
“烙饼”是一节渗透统筹优化思想的数学课,它通过简洁的优化问题渗透简洁的优化思想。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我以“烙饼”为主题,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为主线,围绕“怎样烙饼,才能尽快吃上饼?”绽开教学,设计了烙1张、2张、3张----单张,双张饼的探究过程。以烙3张饼作为教学突破点,形成从多种方案中找寻最佳方案的意识,为学生供应独立思索、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沟通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利用手中小圆片代替饼,经验了从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发觉数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感觉效果不错。
重点:优化的思想——“同时”“节约时间”
小学生关于“烙饼”并无过多的生活阅历,大多数都局限于“一张一张地烙”。因此,在教学中我借助所给的条件“一口平底锅内可以放两张饼”,让学生进行比较,明白“同时烙两张”会“节约时间”,从而渗透“优化的思想”。同时也为后面探究“三张饼”“四张饼”……的“最优方案”打好基础,使学生“保证每次都能烙两张饼”。
难点:规律的得出——“饼的张数×烙一张饼的时间=烙饼所需最少的时间”
突破这个难点时,我把“力气” 都使在“烙三张饼”的问题上。的确,在让学生相识到“同时烙两张饼可以节约时间”后,三张饼的问题是教学难点的“突破口”。在此,我给学生供应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激励学生借助手中学具试一试,探究“烙三张饼最少用多长时间”。之后组织学生沟通汇报,老师相机引导,使学生相识到“保证锅内每次都能烙两张饼”才是最优方案,所用时间“9分钟”才最少。
“两张饼”“三张饼”的问题做为重点,让学生弄清晰后,在后面的探究中,学生自然会相识到“张数为双时,两张两张的烙”“张数为单时,先两张两张烙,剩下的三张同时烙”,那么烙再多张数的饼学生也不再会有问题。同时,依据烙2、3、4……张饼所用的时间,学生很快会得出“饼的张数×烙一张饼的时间=烙饼所需最少的时间”的规律,全部的问题迎刃而解。
数学广角给学生供应了一个亲近生活的机会,一个体验生活的平台。但因为大多数学生缺少生活阅历,所以学起来比较难。我们老师应发掘更多的生活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解决。
四年级数学下册《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105页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学具模拟烙饼过程,让学生感悟统筹思想,初步了解统筹的含义,驾驭烙饼问题的统筹方法,并能实际应用。
2、在问题探究中,动手模拟、沟通争论等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探究实力和解决问题的`实力。在规律探寻中,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与独立思索实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找寻最优化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用优化思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难点:在烙饼优化的过程中三张饼的烙法。
教具学具打算:
多媒体课件、圆形纸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直奔主题
同学们,今日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个好玩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图(条件中只出示:每次最多只能烙2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