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夜雨寄北原文、赏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1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夜雨寄北原文、赏析.docx

上传人:haha 2022/4/20 文件大小:1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夜雨寄北原文、赏析.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夜雨寄北原文、赏析
原文: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翻译:
  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
  何时归去,共剪夜雨寄北原文、赏析
原文: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翻译:
  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
  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赏析:
  这首诗,《万首唐人绝句》题作《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妻子: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挚友。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但从诗的内容看,按寄内理解,好像更准确一些。
  第一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翻译一下,那就是: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还没个准儿啊!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接下去,写了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充满于巴山的夜空。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显现;作者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其构思之奇,真有点出人意外。然而设身处地,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何当(何时能够)这个表示愿望的词儿,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将来快乐的向往。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也不言可知。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将来,盼望在重聚的快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将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将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加了重聚时的乐。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姚培谦在《李义山诗集笺》中评《夜雨寄北》说:料得闺中夜深坐,多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是魂飞到家里去。此诗则又预飞到归家后也,奇绝!这看法是不错的.,但只说了一半。事实上是:那魂预飞到归家后,又飞回来家前的羁旅之地,打了个来回。而这个来回,既包含空间的往复比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对比。桂馥在《札朴》卷六里说:眼前景反作后日怀想,此意更深。这着重空间方面而言,指的是此地(巴山)、彼地(西窗)、此地(巴山)的往复比照。徐德泓在《李义山诗疏》里说:翻从他日而话今宵,则此时羁情,不写而自深矣。这着重时间方面而言,指的是今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