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上传人:温柔的兰花 2022/4/20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及反思,是优秀的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及反思第 1 篇
鱼我所欲也
孟子及其弟子 〔先秦〕
鱼,我,再连句成段,连段成篇。
2.教师以若干问题带动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①孟子在文中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②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大意?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及反思第 3 篇
教学内容分析: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一书在宋朝时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经典。孟子思想在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学习本文字句的同时,对孟子的思想体系略作剖析,这有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鱼我所欲也》一文主要是议论。其论证方法,学生不易掌握,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那些表述其观点的语句和他常用的术语加以分析,讲深讲透,并以此来剖析他的“舍生取义”的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教学
过程中还应加强朗读,使学生加深体会文章的内容和文章的气势,从而体现孟子善于论辩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
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能力目标
1.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2.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
点。
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具准备:
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这是文言文教学最实用的教法,可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如墨读、齐读、跳读、精读、美读等。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熏陶。
2.质疑法
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自己不懂的地方提问,或对文章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就沦证过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大胆质疑。鼓励学生自主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作者情况介绍,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查找的资料来完成,教师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课件,向大家展示。
孟子(约前 372—前 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辨认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