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我的读书收获作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的读书收获作文.docx

上传人:mama 2022/4/20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的读书收获作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的读书收获作文
我的读书收获作文1
  学校始终要求老师读书,可是在学校的读书似乎是一种支配的工作,对我个人并不是很感爱好。可是在从上学期起先我,起先了在家自己读书,除了收获颇多以外,而且让自己感受到了许多乐趣, 望见了黄金屋,相识了业书籍。以前,常常看的专业学问多数是一些杂志,文章是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而这本书则 是从小学数学教化的各个方面,比如:老师、学生、教材、课堂、学校等等的教化现状以及问题进行了剖析,觉得真是一本不错的书籍,对老师的教学有指导作用。正好上了一节数学课,这种感觉更加 深刻。
  前几天,教学《平均分》时,第一节课感觉上得不好,在下一个班立即变更了思路,觉得好多了。现在想一想,结合郑教授的书籍,我知道了第一节课的`缺陷在哪里。第一,没有给学生供应必要的学问 基础。学生第一次接触平均分,其中“每份”和“份数”这两个词对学生来说太生疏,由学生分小棒干脆引出“每份分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太突然,以致后面的教学中学生总是把“每份”和“份数”弄 错了,例如: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两份,应是1111 1111,有的学生则分成了11 11 11 11。因此,在其次个班上的时候,我就有了一个过渡:当课件展示完每只兔子分得4个萝卜时,指着课件说:“ 刚才我们把8个萝卜分给了两只小兔子,每只兔子4个萝卜,就是把8个萝卜平均分成2份,每份4个萝卜。”学生看着课件再说一遍。由此,抽象出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这样 ,学生对“每份”和“份数”就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后面的教学奠定了基础。其次,没有将数学活动内化为学问。第一节课的时候,因为学生总是把“每份”和“份数”弄错,我就让学生多练了几次分 小棒,想这样试图变更这一缺陷,但效果不好。其次节课教学时,每进行一次操做,我就让学生说一说刚才你是怎么做的,学生会看着分的小棒说出:“把什么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几个。”学生不仅会 操作,而且还会把说的结果分出来,也很少出现错误。这就是书中提到的“操作活动要适量、适度。所谓适量,就是不要动辄操作,也不是多多益善。适度就是党学生的相识积累到肯定程度时,就应当 刚好让学生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我第一节课,想到的就是多多操作就能变更错误,因而也没有来得及让学生说分的过程,忽视了学生思维的转化过程。当为自己的教学找到理论依据的时候, 特别欣喜。我想应当得益于看了这样的一本很好的专业书籍。
  记得我在总结自己的不足之处时,总是有一点,那就是:要加强自身理论修养,多读专业性书籍。当时,自己只是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真正静静坐下来看一本专业书籍的时间还是很少。以后,应当挤出时间来看点书了,一本好书的确能为教学起到指导作用,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加有效。
我的读书收获作文3
  我爱读书,书是我的挚友">好挚友,因为书教给我学问,带给我无限的欢乐。
  书,像一叶小舟,载着我在学问的海洋里自由地地遨游。我爱读书,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什么故事书、童话书、历史书、科普书等,只要是书,我都想拿过来读一读,爸爸妈妈亲昵地叫我“小书虫” 。
  有一次妈妈带我去青岛海底世界玩,路上经过青岛新华书店,我在车里一下子就被“新华书店”这几个字吸引住了,非缠着妈妈进去逛一逛,妈妈说:“你不是要去海底世界玩吗?”“先看一会书再去 嘛!”我向妈妈撒娇。妈妈拗不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