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土壤酸碱性的改良研究报告.ppt

格式:ppt   大小:940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土壤酸碱性的改良研究报告.ppt

上传人:s0012230 2017/2/19 文件大小:94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土壤酸碱性的改良研究报告.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土壤酸碱性的改良土壤酸碱性的改良中国土壤酸碱性分布规律中国土壤的酸碱性反应, pH 一般在 4~9 之间, 大多数在 ~ 之间。在地理分布上有“东南酸西北碱”的规律性。大致可以长江为界(北纬 33~35 ?),长江以南的土壤为酸性或强酸性,长江以北的土壤多为中性或碱性。我国土壤的酸碱性南北差异很大,由南向北土壤 pH 相差 7个等级。如吉林、内蒙古、华北的碱土 pH 值有的高达 , 而台湾的新八仙山和广东省丁湖山、五指山的黄壤, pH 值有的低至 ~ 。 pH 值酸碱度分级 pH 值酸碱度分级< - -- - 强酸性酸性弱酸性中性 - - > 弱碱性碱性强碱性我国土壤酸碱度分级思考:造成土壤酸、碱性的原因是什么? 1 、土壤酸性形成的原因: 矿物风化过程中产生的无机酸或大量二氧化碳;土壤中强酸弱碱盐的水解;胶体上吸附的 H +; 有机质分解产生的有机酸、氧化作用产生 CO 2 、以及施肥加入的酸性物质,如( NH 4) 2 SO 4和 NH 4 C1 等生理酸性肥料施入到土壤中; 或者土壤中的氨气转化产生硝酸、硫化物转化成硫酸;再有酸雨的影响。 2、土壤碱化的原因土壤强碱弱酸盐的水解,如 Na 2 CO 3、 NaHCO 3等; 土壤所吸附的 OH - 、 Na +等被其他阴离子交换; 土壤有机物中氮被微生物分解生成氨; 过度使用尿素; 2、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土壤中的细菌、真菌和其他生物能够分解垃圾和生物遗体, 使生物生存所必需的化学物质得以循环。但是土壤中的微生物的生物活性又跟土壤的酸碱性有关, 如土壤细菌和放线菌适宜于中性和微碱性环境;在强酸性土壤中真菌则占优势。考虑:为何要对土壤进行酸碱性改良? 1、为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土壤是人类的衣食之本。但是由于人类对土地、森林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贫瘠化,污染严重。所以改良土壤是保护土壤资源, 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在 附近,大多数营养元素的有效性都较高。?N、 K 、S元素在微酸性、中性、碱性土壤中都较高。?P元素在中性土壤中有效性最高, pH<5 和 pH>7 时有效性降低。? Ca 和 Mg 在 - 有效性大,在强酸性和强碱性土壤中有效性较低。? Fe、 Mn 、 Cu 、 Zn 等微量元素有效性在酸性和强酸性高。? pH<~ 时,铝和锰的溶解度升高,对许多生物产生毒害作用。 3、影响养分的转化和有效性?对胶体带电性的影响: 土壤环境 pH 值高时,土壤胶体负电荷数量增多,相应于阳离子交换量也增加,土壤保肥性、供肥性增强。 pH低,则反之。?土壤反应影响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种类,进而影响土壤的物理性质。如:红壤胶体上氢、铝离子多, 钙离子少,所以结构不良;东北黑土中钙离子多,加之有机质含量高,形成了丰富的团粒结构,物理性状好。 4、影响土壤物化性质不同作物对土壤酸碱性都有一定的要求, 这是植物长期的自然选择的结果。 5、植物生长与土壤酸碱环境有关一、土壤酸性的调节(1)、物理方法 1、客土从别处搬运非酸性的土壤,客在原有土壤表面或和原有土壤混合,似可减轻土壤酸害的问题,但是客土可能造成以下的缺点也不容忽视: (1) 运费及人力需求大,尤其是大面积的客土改良工作, 客土法甚不经济也不易行。(2) 客土于土壤表层,只能改善表面客土层的问题,如果栽种深根性的作物,当作物的根系延伸至客土层下,则酸性问题仍然存在。(3) 不适宜的客土,可能造成更大的问题;如客土中含有大量毒物质,或所客之土壤与原有土壤孔隙间的差异可能造成排水不良的后果。 2、种植耐酸作物,边利用边改造耐酸作物有绿豆、红茹、油菜、荞麦、红兰花草子和水稻,通过整地、施肥、管理, 使土壤活化,加深耕层,调整酸度,适应作物良好生长。 3、实行水旱轮作,改善理化性状实践证明,酸性土实行水旱轮作( 2-3年一换)既可改善土壤耕性和理化性状,能有效消灭杂草和病虫害,同时又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提高单位面积的整体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