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
第3页〔共13页〕
物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湛江第一中学 高二〔17〕班 李俊辉
必修1知识点
质点〔A〕
如果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可以不考虑它的大
关于初速度等于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T为等分时间间隔),有以下特点:
第10页〔共13页〕
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之比v1∶v2∶v3∶……∶vn=1∶2∶3∶……∶n
1T内、2T内、3T内……位移之比S1∶S2∶S3……:Sn=12∶22∶32∶……∶n2
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之比
SⅠ∶SⅡ∶SⅢ∶……∶SN=1∶3∶5∶……∶(2N-1)
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
t1∶t2∶t3∶……∶tn=1∶-1)∶-)∶… …∶-
第11页〔共13页〕
-t图象〔A〕
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一定是一条直线。随着时间的增大,如果物体的位移越来越大或斜率为正,那么物体向正向运动,速度为正,否那么物体做负向运动,速度为负。
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t轴的直线,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
第13页〔共13页〕
-t图象〔A〕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为一直线,直线的斜率大小表示加速度的数值,即a=k,可从图象的倾斜程度可直接比拟加速度的大小。
v-t图象与坐标轴所包围的面积表示某一过程发生的位移
〔A〕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
第13页〔共13页〕
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g为重力加速度,〕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Vt2=2gs
公式:Vt=gt h=gt2
成正比
由公式可知,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与质量无关,与时间t成正比。位移h与时间t2
〔A〕
第14页〔共13页〕
与接触面垂直
第15页〔共13页〕
假设移开接触面,物体仍保持静止,那么两物体间在该接触面处不存在弹力。
静摩擦力〔A〕
第16页〔共13页〕
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
摩擦力
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定义
两个只有相对运动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的物体间的摩擦力
两个具有相对运动的物体间的摩擦力
即两物体
间存在弹力
产生
条件
即两物体间存在弹力
〔1〕两物体相互接触,
〔2〕两物体相互挤压,
〔3〕接触面不光滑,
〔4〕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以接触面为参考系〕。
〔1〕两物体相互接触,
〔2〕两物体相互挤压,
〔3〕接触面不光滑,
〔4〕有相对运动〔以接触面为参考系〕
第17页〔共13页〕
大小
0<F≤Fmax,Fmax为最大静摩擦力。木块运动以后,受滑动摩擦力作用,且滑动摩擦力比最大静摩擦力略小。但通常我们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注意:.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无关〔还与动摩擦因数无关〕
f=uFN
FN为垂直于接触面的压力〔正压力〕
u为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u越大。
方向
与接触面相切〔平行〕,并且跟物体的 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与接触面相切〔平行〕,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第18页〔共13页〕
作用
效果
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既可以是动力,如一个静止的物体放在粗糙的运动的传送带上,在物体随传送带加速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即为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既可以是动力,如骑自行车,也可以是阻力〕
力的合成与分解〔B〕
第19页〔共13页〕
一、力的合成
1.合力与分力:如果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与某一个力单独作用时的效果相同,那么这一个力为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为这一个力的分力
2、共点力:几个力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的方向延长线相交于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如下图:
.
3.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
4.求合力的方法:
①平行四边形定那么:求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