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按照市政协主席会议部署, 在王世清副主席带领下,“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调研组从 4 月下旬开始, 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活动。听取了市发改委、科技局关于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通报, 制定了《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调研方案》,召开了从事新能源产业的企业、节能环保产业的企业和有关专家学者参加的座谈会, 赴国轩高科、阳光电源、三川自控、国祯环保、同智机电等企业调研;还前往常州、无锡、宁波三地开展比较式调研, 考察了广源热电、新誉集团、无锡尚德等企业。经调研组认真讨论,现将调研情况作如下汇报。一、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关于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概念,国内外有多种提法。参考多方面意见,我们认为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大致包括:以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及产品为对象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销售和相关配套服务等行业的总和。新能源产业主要包括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水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节能环保产业主要包括节能环保技术设备研制和服务、节能环保产品制造、循环经济、环境保护等领域。近年来, 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一批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三大领域初显优势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我市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 在节能与环保装备、新能源、节能环保材料三大领域已初步形成优势。据《合肥市— 20xx 年工业节能及资源综合利用规划》, ,全市规模以上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 82 户,超过 1亿元产值的企业 30家, 完成产值 240 亿元( 包括节能家电产值、部分新材料产业产值), 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 左右。其中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品的产值约 150 亿元, 节能环保技术服务体系的总产值约 30 亿元,与环境有关的建设体系总产值约 60 亿元。行业科技人员近 万人。 2 、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涌现一批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先后有 45 家企业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 获得各级企业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认定的有 6家, 国风集团、东华工程科技、通用机械研究院、国祯环保、继远电网等是我省第一批创新型试点企业。我市涌现一批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近两年获得国家、省、市科技术攻关计划项目支持的近百项,新产品 80 多项,申请国家专利近 200 项, 在太阳能光伏、生物能源、锂电池、污水处理、建筑节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产业化基础的关键和共性技术。 3 、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优化我市产业结构目前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涵盖的技术领域较宽, 处于培育成长时期。在新能源( 可再生能源) 方面, 产品涉及到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领域; 在环境保护方面, 产品涉及到水污染治理设备、空气污染治理设备、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回收利用设备等; 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 产品( 服务) 涉及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液) 、废气、余热、余压等进行回收和合理利用, 废旧物资回收和再生利用; 在环境保护服务方面,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服务门类和体系。 4 、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产业集群效应有所显现美菱、荣事达两家企业的太阳能热水器进入全国 20 个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行列, 我市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