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名词解释.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2112770869 2022/4/21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名词解释.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 1 页
第十二章
一、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全部最终产品〔物品与劳务〕市场价值总与。这一定义包含以下六个方面规定:
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
2、GDP测度是最终产品价值〔包括有形物质,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
第 4 页
3〕货币政策外部时滞也影响政策效果。4〕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效果还因为资金在国际上流动而受到影响。
第十六章
1、经济政策——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解决经济问题指导原那么与措施。
2、充分就业在广泛意义上是指一切生产要素都有时机以自己愿意报酬参加生产状态。
3、失业类型
〔1〕摩擦失业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防止摩擦造成短期、局部性失业。
〔2〕自愿失业指工人不愿意承受现行工资而形成失业
〔3〕非自愿失业指愿意承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失业。
〔4〕构造性失业指经济构造变化等原因造成失业。
〔5〕周期性失业指经济周期中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失业。
4、奥肯定律描述GDP变化与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一种相当稳定关系。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1个百分点。
5、自然失业率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情况下,让劳动市场与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作用时,总需求与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失业率。
6、宏观经济政策目标:1、充分就业 2、价格稳定价格总水平稳定,指价格指数相对稳定,即不出现通货膨胀。3、经济持续均衡增长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人均产量与人均收入持续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
7、财政政策定义: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与借债水平所进展选择,或对政府收入与支出水平所作决策。
第 5 页
8、税收乘数有两种:第一种是税率变动对总收入影响,第二种是税收绝对量变动对总收入影响,即定量税对总收入影响。
9、自动稳定器又称内在稳定器,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一中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10、发挥财政政策内在稳定经济功能三项制度:
〔1〕政府税收自动变化〔2〕政府支出自动变化〔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11、斟酌使用财政政策: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充分就业水平。
12、补偿性财政政策——交替使用扩张性与紧缩性财政政策。
13、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指既定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政府预算盈余。
14、货币创造乘数:中央银行新增一笔原始货币供给将使用活期存款总与扩大为这笔新增原始货币供给量1/Rd倍。
15、货币创造乘数为法定准备率倒数条件:
〔1〕商业银行没有超额储藏,即商业银行得到存款扣除法定准备金后会全部贷放出去。
〔2〕银行客户将一切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支付完全以支票形式进展。
16、存款扩张根底是商业银行准备金总额〔包括法定与超额〕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通货,称为根底货币或货币根底,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
17、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放款利率。
18、贴现率政策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来调节货币供给量。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