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演讲稿之女士演讲比赛着装.docx

格式:docx   大小:4,014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演讲稿之女士演讲比赛着装.docx

上传人:Alone-丁丁 2022/4/21 文件大小:3.9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演讲稿之女士演讲比赛着装.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演讲稿之女士演讲比赛着装
11月29日各班将参赛人员和题目报团委,每班限报一人。比赛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比
赛顺序分别是七、八、九年级,各年级内顺序抽签决定。11月30日13时在团委抽签,12
月1日4、插入游戏环节
5 、7至14号选手按照比赛规则依次上台演讲; 6 、评委总评;
7、主持人宣布比赛成绩和名次;
8、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
七、 比赛规则以及形式
比赛是以ppt演讲的形式进行,限定5分钟。1第一环节:选手要作自我介绍,大约每人1分钟。 第二环节:选手开始演讲,大约每人5分钟。 2参赛选手必须在开场前20分钟进入赛场。 3参赛选手的主持人宣布上场后未能及时上场,即视为自动弃权。如有弃权,由 后面选手依次递进。
4演讲结束后由评委作总评,并依据比赛成绩宣布各人成绩和名次。
八、 评分设置(满分100)1自我介绍(10%)
2论点突出(20%)
3论据切合题意(10%)
4语言表达流利,能脱稿演讲,普通话基本标准(10%) 5口齿清晰,语速适当(10%)6格调积极向上,重音节奏恰当(10%)7着装得体,举止自然大方(10%) 8表情恰当,富有感染力(10%)9演讲时间控制在规定时间内(10%)
九、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一份荣誉证书二等奖:2名,一份荣誉证书三等奖:3名,一份荣誉证书优秀奖:7名,一份荣誉证书
十、注意事项
各选手必须在比赛开始前20分钟到比赛场地签到及确认身份,请各位选手届时
带上参赛号码卡;迟到10分钟作自动弃权处理。十一、部门人员安排
外联部:负责这个比赛的策划安排,联系各位选手的通知、开会以及规则的说明,以及
负责
购买比赛时所需要的物质。项目部:联系比赛的评委,赛场统分。秘书部:负责场地申请、选手签到与负责比赛时的各嘉宾与评委的接待工作。 活动部:负责比赛时会场的布置与复印比赛评分表与签到表。 宣策部:负责现场拍照、录像等、负责维持比赛的现场纪律。 十二、活动所需物资及预算(总预算260元)水15(30元)彩带(4个)20元 证书本14本 (150元)互动环节小礼品40 元 气球 (20元)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校青年志愿者协会 二零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篇四:演讲比赛要求 演讲比赛要求 1、每位选手的演讲时间不超过10分钟(超时或时间太短酌情扣分)
2、演讲内容要求围绕“”的主题展开,体裁不
限。
3、演讲要求语音清晰准确、抑扬顿挫、情感丰富、动作自然、仪表得体大方具有感染力。
;遵守会场纪律,不起哄,不喝倒
彩,做文明观众,对每一位选手的比赛都给予掌声鼓励。篇五:演讲比赛的评判标准与要求演讲比赛的评判标准与要求
一、评判内容
演讲评判的内容,包括演讲者演讲的内容、口语表达技能、态势表达技能和整体效果四
大项。演讲内容包括演讲的主旨、演讲的材料和演讲的组织结构三小项;口语表达技能包括
语言的准确性与通俗性,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发音的正确性与清晰性,声音的可闻性与
节奏性四个小项;态势表达技能包括神态(眼神、面部表情等)和动作(手势、站姿等)两
个小项;整体效果包括现场气氛、听众反响等。
二、评比分数
演讲评比分数,大多采用10分制,具体评分的分值一般分配如下:
1、演讲内容(4 分)主题突出,内容正确,联系实际,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具有材料的新颖性、现实的针
对性和思想的深刻性。
2、演讲有声语言(3分)
发音准确,口齿清晰,清亮圆润,声情并茂、流畅悦耳,富有变化,脱稿演讲。
3、演讲态势技能(2分)
表情丰富,动作得体、大方简练,手势自然,服装优雅。
4、整体效果(1分)
把握时间,不超不少,观众共鸣,掌声热烈,效果良好。
三、评判标准
演讲的评判,是个很难进行定量分析的课题。在评判过程中,标准问题是一切评判的中
心问题。进行演讲评判,首先需要有准确、客观、公允的标准,其次是评判员对评判标准的掌握应该准确、全面、科学。这两点是关系到对演讲作出正确的认识和科学评价
的关键。
1、评判演讲主旨的标准。演讲主旨是演讲的灵魂,是吸引听众,感染听众,引起听众共鸣的关键。评判演讲主旨,
一是看演讲主旨的正确性。二是演讲主旨是否具有针对性。三是看是否具有深刻性。
2、评判演讲材料的标准。演讲材料是演讲的血肉,是用来解释和说明演讲主旨的支柱。评判演讲材料,一要看材
料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即看所使用的材料是否具有客观真实性,是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二
要看材料的新颖性,即看材料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