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文档名称:

煤矿认识实习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434KB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煤矿认识实习报告.doc

上传人:daxiahao1314 2022/4/21 文件大小:4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煤矿认识实习报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前言
24
煤矿认识实****报告
班 级: 煤及煤层气0902
姓 ,属上马家沟组上部,主要为灰色石灰岩。
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
~,东南厚、西北薄。平行不整合于奥陶系灰岩之上,主要由浅灰、灰色细砂岩、泥岩组成。
前言
24
河南理工大学煤及煤层气矿井认识实****报告
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
本组为重要含煤地层之一,以K1砂岩为基底,连续沉积于本溪组之上。~。含81、82、84、9上、9、11、12、13、14、14下、15、16号等12层煤,全区比较稳定,可作为良好的标志层。
4)二迭系下统山西组(P11)
以K7砂岩为基底,连续沉降于太原组之上,~,主要由灰、深灰色砂岩、砂质泥岩及煤组成。含1、2、3、4、5、6号等6层煤。
5)二迭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2)
底界以K8砂岩与山西组整合接触,顶为K10桃花泥岩顶界面。全厚110~150m,分为绿色地层、黄色地层两段。
6)二迭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1)
区内大面积出露。标志层K12狮脑峰砂岩,围绕山脊呈带状分布。区内出露总厚度450m。
7)二迭系上统石千峰组(P22)
~,基底砂岩K13为暗紫色、厚层状含砾粗砂岩,~。
8)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T11)
出露于勘探区外西侧,厚度不详。为一套砖红色,薄板状及中厚层状细砂岩组成。
9)第四系(Q)
不整合覆盖于各时代基岩之上,分布于山顶、山坡及沟谷中。勘探区东部分布面积广,厚度大,中西部分布零星。
中更新统离石黄土(Q2):由红棕色、红黄色黄土状亚粘土组成,并含有钙质结核。
上更新统马兰黄土(Q3):为浅黄、黄灰色亚粘土或细砂土。
中、上更新统总厚0~20m。
第四系全新统(Q4):主要分布于安平河、巴州河及洪水川等较大河谷中。为现代冲积、洪积物。由砂、卵石及粉砂土组成。一般厚度5~15m。
23

前言
24
河南理工大学煤及煤层气矿井认识实****报告
含煤地层
本井田含煤地层包括石炭系中统本溪组、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二迭系下统山西组,其中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及二迭系下统山西组(平均厚约60m),,共含煤18层,,含煤系数约8%左右。
~,,主要岩性为深灰、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石灰岩及灰色砂岩组成。含煤12层,其中可采煤层4层,为本区中演含煤地层。按其岩性、岩相特征分为上、下两段,其中下段自K1砂岩底至K4灰岩顶,厚80m左右,含11、12、13、14、14下、15、16号共7层煤,15号煤全区稳定可采,其它煤层无开采价值;上段自K4顶至K7底,厚约35m左右,由灰、深灰、灰黑色泥岩、砂岩及浅灰色细砂岩、中~粗砂岩组成,含8、9两个煤组共6层煤,81、84、9号煤具有开采价值,煤系地层综合状图见图1。
地质构造
本井田基本呈一单斜构造,构造复杂程度中等。井田走向为西北,向西南倾斜,地层比较平缓,倾角一般为5°~10°,局部褶曲地段倾角12°~20°,区内以背、向斜交替出现的褶曲构造为主;断层较少,一般落差多在20m以内;井田北部陷落柱较发育,对煤层破坏较为严重。从整个井田来看,构造复杂程度中等。
1.
矿井邻近的地方煤矿有:黄岩汇、坪上、运裕、张庄镇联营、麻汇、白杨岭、白村、毛家沟、阳胜等煤矿。黄岩汇煤矿为地方国有,运裕、坪上煤矿为有限责任公司,其它为乡、镇办及乡镇联营煤矿。其中毛家沟及白村煤矿在矿井井田的北部边界内。
期利用主斜井、副立井及中央进风井进风,中央回风井回风;矿井生产后期,分区布置后期进、回风井。
1.***
井田地处阳泉矿区昔阳新区,由于地质勘探过程中井田的***参数测定资料较少。寺家庄煤矿主采15#煤层,抚顺分院自2006年10月份以来开展了大量的***参数测定工作,并对影响***含量分布的地质因素进行了分析,基本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