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文档名称:

丙肝诊治.ppt

格式:ppt   大小:2,950KB   页数:4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丙肝诊治.ppt

上传人:梅子 2022/4/21 文件大小:2.8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丙肝诊治.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丙肝诊治
丙肝诊治
HCV基因型
6种主要的HCV基因型(命名为:1–6)
其中又分为若干亚型(分别命名为:1a, 1b, 2c等.)
分类:依据基因组中RNA序列的不同
在RNA基因组两端的序列更为保守丙肝诊治
丙肝诊治
HCV基因型
6种主要的HCV基因型(命名为:1–6)
其中又分为若干亚型(分别命名为:1a, 1b, 2c等.)
分类:依据基因组中RNA序列的不同
在RNA基因组两端的序列更为保守,因此更适合通过PCR手段进行检测
HCV 基因型可以预测对于治疗的应答
与基因型为2/3型的感染者相比,基因1型的感染者对于Peg-IFN/利巴韦林的治疗方案应答率低
丙型肝炎的诊断原则
丙型肝炎的诊断主要应包括两个方面:
是否存在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
病毒标志物主要包括血清抗-HCV和HCV RNA
有无肝脏损害及损害的严重程度
肝脏损害的检查主要包括肝功能、肝脏影像及
病理组织学等检查
对于严重免疫抑制者(CD4+阳性淋巴细胞<2×10E8/L),应首先给予抗-HIV治疗,待免疫功能重建后,再考虑抗HCV治疗
•HAART治疗与抗HCV治疗如果同时开始,可混淆不良反应,建议2种治疗开始时间根据病情轻重相隔数月
抗病毒治疗方案推荐
•合并HIV 感染的丙型肝炎患者,初始方案推荐PEG-IFNα 联合RBV 治疗48 周,剂量同单纯HCV 感染者
•合并失代偿期肝病( CTP 分级B 级或C 级)的HIV 患者,不应采用PEG-IFN α 联合RBV 治疗,可应用DAA治疗或等待肝移植
•急性丙型肝炎伴HIV感染的患者应该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根据病毒动力学调整治疗时间,与HCV的基因型无关
丙肝治疗前
了解有否其他疾病/病毒感染
•是否合并HIV或其他嗜肝病毒的感染是否合并酒精性、自身免疫性、遗传代谢性或脂肪性肝病
•应除外甲状腺疾病——检测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是否阳性
•妊娠试验
丙肝治疗中
药物疗效
主要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技术,在治疗后第4、12、24周和治疗结束时检测患者外周血中的HCV RNA最好采用检测下限在10~20IU/mL的敏感试剂进行检测同时化验肝功以评价治疗后的生化学应答在治疗结束后24周再次检测,以确定患者是否取得持续性病毒学应答(SVR)
药物安全性监测
流感样综合征干扰素治疗中最常见的副作用,通常治疗4~6周后可明显减轻,可以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进行治疗。
•应注意患者有否明显疲乏、精神抑郁、易激动、睡眼障碍和皮肤病患,有否血液和生化学异常如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低、贫血及ALT升高。
其他可能出现的药物毒副作用
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间质性肺病、视神经视网膜炎、再生不良性贫血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
服用利巴韦林可能导致胎儿畸形,因此治疗期间直至停药后6个月内需要避孕。
应在治疗后第1、2、4周末检测血常规和ALT,以后每4~8周复测一次。促甲状腺素(TSH)和游离甲状腺素也应在治疗期间每12周检测一次。
药物减量和停药方案
出现下列严重毒副作用时聚乙二醇干扰素α应减量
明显的精神抑郁、中性粒粒细胞绝对计数低于750/mm3、血小板计数低于50000/mm3。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时每周剂量可由180μg减至135μg,并可进一步减到90μg; ,。
出现下列情况时应暂停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
严重的精神抑郁、中性粒粒细胞绝对计数低于500/mm3、血小板计数低于25000/mm3当上述指标回升后可以重新开始小剂量或原剂量干扰素的治疗。
当上述指标回升后可以重新开始小剂量或原剂量干扰素的治疗。
如果出现明显的贫血,血红蛋白低于100g/L,利巴韦林可减至200mg/次。若血红蛋白低于85g/L时,应暂停使用利巴韦林。
出现中性粒细胞和血红蛋白减低时,可以考虑应用各类生长因子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
治疗中出现明显的肝功异常如ALT大于10倍上限值或合并严重的细菌感染时,也应暂停治疗。
丙肝治疗后
取得SVR的非肝硬化丙肝患者应在治疗结束后48周和96周复查ALT/肝功和HCV RNA,如果2次检测ALT/肝功正常且病毒定量低于检测下限则可终止随访。
丙肝肝硬化患者除上述随访复查外,还应每年监测食道静脉曲张情况,每半年检测AFP和B超以监测肝细胞癌的发生。
END
谢谢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