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房建复习提纲.doc

格式:doc   大小:2,619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房建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yixingmaob 2017/2/19 文件大小:2.5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房建复习提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1 建筑工程、 M2011 工程管理《房屋建筑学》课程复****提纲 1 《房屋建筑学》课程复****提纲题型及分值分布一、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18分) 二、名词解释(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分) 三、简答题(3 小题,每小题 7 分,共 21分) 四、作图题(4 小题,每小题 6+6+8+10 分,共 30分) 五、设计题(15 分) 第一章民用建筑及其构造概述 1. 民用建筑按用途划分:居住建筑、公共建筑 2. 建筑设计的过程: 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 3. 建筑设计的要求: 1 满足建筑物的功能要求( 满足使用要求) 2 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 安全性) 3 经济合理 4 建筑美观要求 5 符合总体规划要求 4. 建筑模数制基本模数: M=100mm 分模数: M/2(50mm) M/5(20mm) M/10(10mm) M/2 0 (50mm) M/5 0 (20mm) M/10 0 (10mm) 扩大模数: 3M(300mm) 6M(600mm) 12M(1200mm) 15M(1500mm) 30M(3000mm) 60M(6000mm) 5. 民用建筑主要的组成部分: 基础、墙、楼板层、地坪、楼梯、屋顶和门窗基础: 是位于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它承受着绝大部分的上部荷载, 并将其传给地基。墙体:是建筑物的竖向承重构件和围护构件。它承受着建筑物自屋顶或楼板传来的荷载, 并将其传给基础。楼板层:是建筑物中水平方向的承重构件。它承受着楼板上的家俱、设备和人体的荷载以及本身自重,并将其传给墙体。地坪:是底层房间与土层相接的部分。它承受着底层房间的荷载,并将其直接传给地基。屋顶:是建筑物顶部的外围护构件和承重构件。它承受着建筑物顶部的荷载,并将其传给墙体。楼梯:是建筑物的垂直交通设施,供人们上下楼层和紧急疏散之用。门窗:门主要供人们内外交通和隔离房间之用;窗则主要是采光和通风,同时也起分隔和围护作用。门窗均为非承重构件。 2011 建筑工程、 M2011 工程管理《房屋建筑学》课程复****提纲 2 第三章墙体构造 1. 墙体水平防潮层的作法( 根据材料的不同,水平防潮层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 油毡防潮层: 其具有一定的韧性、延伸性和良好的防潮性能,其做法是沿勒脚一定位置处铺一层 10~ 15mm 厚的砂浆找平层,并干铺比墙身宽 10~ 20mm 的油毡一层,油毡间的搭接长度不小于 70mm 。油毡防潮层降低了上下砖砌体间的粘结力, 故油毡防潮层不宜用于有振动和下端按固定端考虑的墙体。(2) 砂浆防潮层:在 1: 或 1:2 的水泥砂浆中, 加入水泥用量的 3~ 5% 的防水剂, 制成防水砂浆, 其厚度为 20~ 25mm 。这种防潮层省工、省料, 由于它能和砖块胶合紧密, 故特别适用于独立砖柱或振动大的砖砌体中,但砂浆性脆,易断裂。(3) 细石混凝土带防潮层: 为提高防潮层抗裂性能,亦经常采用配筋的细石混凝土带,带内配以Φ6或Φ8 的加固钢筋, 由于它抗裂性好, 且能与砌体结合为一体, 故适用于整体刚性要求较高的房屋中。 2. 混凝土散水构造作法。 3. 圈梁的设置要求及构造要求。 a. 圈梁应闭合, 遇有洞口圈梁应上下搭接。圈梁宜与预制板设在同一标高处或紧靠板底; b. 圈梁在其设置要求的间距内无横墙时, 应利用梁或板缝中配筋替代圈梁; c. 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 120mm , 配筋应符合抗震规范中的配筋要求。 4. 构造柱的设置要求及构造要求。(1) 构造柱的设置要求: a. 构造柱的设置部位应符合抗震规范中的设置要求; b. 外廊式或单面走廊式的多层房屋, 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后的层数,按表 1 的要求设置,并且单面走廊两侧的纵墙均应按外墙处理; c. 教学楼、医院等横墙较少的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后的层数,按表 1 的要求设置;当教学楼、医院等横墙较少的房屋为外廊式或单面走廊式时,应按(b) 的要求设置,但 6 度不超过四层、7 度不超过三层和 8 度不超过二层时, 应按增加二层后的层数对待。(2) 构造柱的构造要求: a. 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可采用 180mm × 240mm( 墙厚为 190m m 时为 180mm × 190mm), 纵向钢筋宜采用 4φ 12, 箍筋间距不大于 250mm ,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 6、7 度时超过六层、 8度时超过五层和 9 度时, 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 4φ 14, 箍筋间距不应大于 200mm ;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b. 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 并沿墙高每隔 500mm 设2φ6 水平钢筋和φ4 分布短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或φ4 点焊钢筋网片, 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 1m ;6、7 度时底 2011 建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