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酢浆草属植物观赏性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酢浆草属植物观赏性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doc

上传人:雪雁 2022/4/21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酢浆草属植物观赏性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酢浆草属植物观赏性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作者:

摘 要:通过运用层析分析法筛选出株型、株高、花色等14个酢浆草属(Oxalis)植物观赏性状评价指标,对随机选,特别是好望角地区[1]。中国有酢浆草属植物6种,3亚种1变种。另外,尚有500多个种及品种已引种栽培[2-4]。按照栽培季节可以分为秋植酢浆草、春植酢浆草和四季类酢浆草。其中,春植酢浆草有球茎类也有鳞茎类,数量较少,目前市场上仅有十几个品种,大多属于观叶品种;四季酢浆草以宿根类为主,花型较小且花色单一,多用作城市绿化的地被植物材料,在家庭园艺中应用较少;秋植酢浆草主要是球茎类,其种类丰富,形态各异,具有丰富的花色、叶形、叶色变异,多用于盆栽[5]。该属植物喜向阳、温暖、湿润的环境,抗旱能力强,栽培繁殖容易,且叶形多样、花色丰富、花形优美、观赏期长,观赏性强,是极具开发潜力的盆栽植物,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从已有资料来看,关于酢浆草属的研究主要有系统分类[6]、繁殖方式[7]、生理生化[8]、遗传多样性[9]、种质资源保护[10]、微形态特征观察[11]、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12]等,而关于其观赏性评价的研究则较少。?goston[13]仅从叶和花的持续性观赏周期这2个性状指标对13个酢浆草属植物进行了观赏价值的研究。吴林源等[14]对20个酢浆草属植物进行评价,其选取的研究材料大部分是球根类酢浆草,评价体系所选用的指标偏向于园林应用,不适用于作为盆栽观赏的部分球根类酢浆草属植物。本研究针对常用作盆栽观赏的球根类酢浆草属植物进行观赏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旨在筛选优良的盆栽型酢浆草属植物。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美国匹茨堡大学教授托马斯·塞蒂(T. L. Saaty)于1973年提出的一种定性定量结合、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可将复杂的问题分解,处理某些难以完全用定量分析解决的问题,是一种针对个人主观判断进行定量化客观描述的手段[15-16]。近年来,层次分析法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尹娟等[17]筛选出15个指标对凤仙花属(Impatiens)植物进行观赏价值综合评价,为优良品种的筛选提供依据;张瑜等[18]对兰州市常见的110种乡土及园林绿化植物进行综合评价,为兰州市适生园林树种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方晓晨等[19]对浙江省12种木兰科(Magnoliaceae)植物的观赏特征及其他用途进行了综合评价,为浙江省木兰科植物资源的筛选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迄今为止,针对酢浆草属植物的观赏性评价仅集中于园林应用方面,但大部分酢浆草属植物,尤其是球根类并不适合园林应用,它们更适合作为盆栽观赏。由于对盆栽型酢浆草属植物筛选的研究较少,尚无适宜的盆栽酢浆草属植物评价指标,从而影响其引种和推广。
本文在引种的367个酢浆草属植物中,通过前期观测统计197个酢浆草属植物的66个植物学性状指标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筛选出与酢浆草属植物观赏性密切相关的14个评价指标,从该属植物的盆栽观赏特性出发,构建出酢浆草属植物盆栽观赏性评价体系,利用该评价体系对随机选择的40个球根类酢浆草属植物进行评价,以期筛选出观赏性状优良、适合作为盆栽的酢浆草属植物,为今后盆栽观赏与育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材料
试验地点位于福建农林大学仓山校区,北纬265'15,东经11914'18,海拔40 m,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20 ℃,最冷月1~2月,平均气温达6~10 ℃;最热月7~8月,平均气温为33~37 ℃。 ℃,最低6 ℃,年相对湿度约77%[20]。
本研究材料从引种的367个酢浆草属植物中随机选出40个生长状况优良的酢浆草属植物,包括10个种和30个品种(表1)。品种包括:钝叶酢浆草系列10个,芙蓉酢浆草系列7个,爪子酢浆草系列2个,长发酢浆草系列2个,饼酢浆草系列1个,其他系列8个。
方法
植物材料的栽培 实验材料于2018年7月20日种植于福建农林大学仓山校区。选用规格为10 cm×11 cm的塑料花盆,在盆底装入厚3 cm的混合基质(泥炭土∶珍珠岩∶有机肥体积比=2∶1∶1),再摆放种球(芽朝上),每3个种球种1盆,种球覆土厚度约7 cm,浇水后进行常规管理。初期放在通风无强光直射的位置,待叶片长出后将花盆移至阳光充足的地方,并适当进行遮阳处理,避免晒伤,2周施肥一次,初期展叶后使用水溶肥多利素TM1号(3000 g/L),待花蕾长出后使用复合肥料(3~5粒/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