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从CNCS色彩标准的建立看纺织品色彩的系统性管理
胡 松 本文分析了纺织品的色彩应用行业特点和纺织品产业链的色彩管理需求,讨论了色彩系统性管理的一些关键控制点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提出了色彩系统性管理的参考意见。
Chara
色彩体系只能为色彩管理提供必要的基础。色彩的供应链管理涉及设计、采购、生产、营销等环节,各环节虽然使用同样的颜色,但各自的管理目标不同,如果没有一个系统性的管理,必然陷入各个细节的争议中,导致效率降低和隐患增多。管理者必须站在更高的角度,把各环节关注的问题都提前进行评估和解决,才能使色彩的管理高效而又优质。
在色彩的设计阶段,首要因素是色彩搭配的美感,其次是色彩的流行趋势。色彩搭配的美感犹如画作的美感,虽有一些“基本规律”,但主要还是靠创作者的艺术表现力。流行趋势则显得更为复杂,地域、消费群体等因素的差异使得社会环境变化对不同消费者的心理变化影响也有差异,需要根据具体因素来分析消费者对色彩认同的变化。设计者需要有合适的色卡工具,即能找到自己想要的颜色,还要和公司的色彩管理体系对接,以便后续的色彩管理。
有经验的设计团队能根据以往的经验发现一些无法实现的设计构思,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仍是由采购和质检部门来对生产可行性进行把关,这时采购和质检部门就需要考虑很多环节,既要保证设计效果,又要考虑生产可行性,还要考虑减少采购和质检过程中的色彩沟通障碍,过多的责任和要求往往使得采购和质检部门对生产者采取过高要求,而有时又会因为专业知识的限制导致管理要求不到位。
生产部门除考虑采购和质检部门的生产要求外,还会考虑生产成本、生产工艺和交期等问题。有时采购和质检部门的要求过高会导致生产无法实现,或使成本上升,或生产工艺无法优化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有时采购和质检部门要求过低,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后续环节中出现质量问题。而解决这些生产问题时要考虑到在技术方面影响色彩的几个重要因素:色位移、同色异谱以及色彩牢度性能。正确认识这些因素,并了解控制这些因素的方法,是色彩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色位移和色恒性是比较容易被混淆的一对颜色术语(表 4)。
在实际应用中,照明和观察条件的影响是由物体的光学反射特征决定的,对于具体产品来说属于非受控因素,而光源条件的影响是由物体色的光谱组成决定的,是受控性因素,所以能控制的是颜色的色位移性,而不是色觉恒常性,这一点很容易被混淆。
色位移的管理有两个要点,一是要根据产品的应用环境确定标准光源和参考光源,二是要从不同光谱颜色样品中择优。而目前色彩管理者容易犯的错误是没有考察标准样的色位移性,只是随便拿一个色样做标准样,却要求生产商控制同色异谱问题。正确的做法是首先要从同色异谱样品中择优选取标准样,然后再要求生产商控制同色异谱,保证生产样的色位移性和标准样一样好。
对于染色工作者来说,染料可选性是制约同色异谱控制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染色工厂都是固定使用几组染料,对于订单中的某些特殊色无法控制好同色异谱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同色异谱的预判分析需要借助电子测配色软件,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资源。这些问题往往需要得到染料厂商或专业色彩机构的帮助才能解决。
色彩的牢度性能控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色彩管理者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