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
回龙镇中心学校“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
(2010年—2015年)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回龙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我镇中心学校坚决落实党委、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工作部发展和健康成长。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深化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大力促进教育创新。
(三)具体目标
1、深化“两基”,全面提高各类教育质量
(1)幼儿教育。巩固提高镇中心幼儿园作为市级农村示范园,朝中、石庙公办幼儿园作为县级农村示范园的项硬、软件设施建设,加强对家家幼儿园、欣欣幼儿园、福娃幼儿园三所私立幼儿园的管理。确保全镇幼儿三年入园(班)率达到87%以上,高标准普及学前一年教育。
(2)小学教育。继续巩固提高普及程度,小学生入学率100%以上、毕业率100%以上、学年巩固率99%以上(小学生辍学率控制在1%以下)
6
、15周岁完成率98%以上、三类残儿入学率高标准达标。进一步完善教职工绩效考核办法,加强岗位设置管理,加大对中心小学、各分校,村小教学点的管理、督察力度,中心小学积极争创市县特色学校。
(3)初中教育。继续巩固提高普及程度,初中学生入学率95%以上、毕业率95%以上、学年巩固率98%以上(学生辍学率控制在2%以下)、17周岁完成率90%以上。积极争创市县特色示范学校。
(4)成人教育。巩固提高镇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办学质量,进一步丰富内涵。积极开展适时的农民文化技术的培训工作,每年全镇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要达到20期以上,争创标准化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为回龙镇的经济发展做好服务。继续实“2112”富民工程计划,力争每年引进两项新科技项目,建立两个示范基地,每村培养一个科技示范户;到2015年实现村村有科技项目、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户。同时,加大对社会办学的管理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和义务教育的其他各类教育。
2、更新理念,大力促进教育创新与发展
切实把握课程改革这一契机,不断地学习基础教育理论、方法,紧紧围绕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转变教师角色,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与21世纪人才培养规格相一致的、新型的终身教育学习观、教育可持续发展观、创新观和合作性学习、研究型学习观念等全新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确保教育教学改革的科学性、鲜活性、先进性和前沿性,充分发挥中心学校的示范性、指导性的功能。
6
3、坚持德育为首,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全国、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实施教育“三名工程”为中心,以校园文化建设年为载体,以小公民道德建设和诚信教育为重点,以素质教育基地建设为契机,坚持“三个加强”,即加强常规管理,加强队伍和基地建设,加强德育科研,实现“三个创新”,即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学生评价方法创新,德育信息化建设创新。“整体推进中小学德育、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工作开展。
进一步显改善校园环境,形成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素养,锻造一支讲政治、讲正气、讲纪律、讲团结、讲奉献、讲质量的教职工队伍 ;进一步深化德育常规,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文明素养;进一步做好全镇留守学生工作,继续推行“一帮一、手拉手”、“班级关爱小组”、“临时家庭”、“快乐周末”等关爱机制。
4、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实现教育教学现代化
保质按时完成灾后重建任务;同时争取政府支持,按规划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各分校和公办幼儿园规模;改善学生寄宿条件,扩大中、小学寄宿学生规模;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教师办公、生活条件的改善
8
,使全体教师安心工作、快乐生活。
加强功能室建设,力争5年内各学校都有综合楼,满足学校各种功能室的使用;整体规划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绿化建设,建设校园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和文化特色。充分利用教育现代化技术,努力实现班班配备多媒体,各校有网络教研室,阶梯教师。充分利用已经配备的实验设施设备,开好实验课,提高实验水平和学生动手能力。
5、立足校本,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认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活动、集体备课活动,继续坚持行政领导听课制、教师相互听课制;积极选派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安排各学科教师参加规范化培训、远程教育培训;继续实施 “县教师队伍建设计划”,搞好校本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制定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梯次培养、培训方案和计划,选好苗子,搭好台子,架好梯子,让其在工作中有锻炼的舞台,计划5年内培养知名校长2名,市县以上骨干教师15名;学科带头人10名;积极进行教师培训,强化教师实践能力,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