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0
文档名称:

临床药物治疗学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3,621KB   页数:48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临床药物治疗学课件.ppt

上传人:娇姐 2022/4/22 文件大小:3.5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临床药物治疗学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临床药物治疗学课件
临床药物治疗学
李忠东
空军总医院药学部
联系电话:010-66928443
E-mail:zhdl009126
第一章 前 言
药物的概念
药物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且无不良反应,或者不良反应不影响治疗,可继续治疗。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重新考虑所选择的药物与剂量方案,检查对病人的指导是否正确,有无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A型药物不良反应是剂量依赖性的,可以尝试在换用另一个药物前降低剂量;B型药物不良反应往往需要更换药物。
治疗无效:如治疗无效(不论有无不良反应),应重新考虑诊断是否正确、治疗目标与处方药物是否恰当、剂量是否太低、疗程是否太短、给予病人的指导是否正确,病人是否正确服药(依从性)和对治疗的监测是否正确。若能找出治疗失败的原因,则可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如调整给药方案、更换药物、改善病人依从性等。若仍不能确定治疗为什么无效时,应考虑换药,因为维持无效的治疗无益而有害,且浪费资源。
切 记
无论何种原因停止药物治疗时,应切记不是所有的药物都能立刻停药。为防止出现停药反跳或撤药综合征,有些药物(如精神神经系统用药、糖皮质激素、β受体拮抗剂等)需要经过一个逐渐减量期才能停药。必要时,需要重新开始上述循环步骤。
治疗药物的选择
选择的原则:
有效性
安全性
经济性
方便性
有效性(efficacy) 是选择药物的首要标准,无效药物不值得进一步验证。为了产生疗效,药物必需达到最低有效血药浓度。理想的药物应具有很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允许采用简便的给药方案达到所需的治疗浓度。
安全性(safety) 用药安全是药物治疗的前提。经过临床前药理和毒理学评价以及上市前临床试验,只有满足基本的安全性要求的药物才得以进入临床。追求绝对安全是不可能的,也不符合科学原理。病人从药物治疗中获益的同时也必然会冒一定风险,临床医药工作者需要在二者间权衡后作出选择。理想的药物治疗应有最佳的获益/风险比(benefit/risk ratio)。不同的药物治疗,病人的获益不同,从而对安全性的要求(或者说对风险的可接受程度)也不一样。例如:普通的抗感冒药一般只有助于减轻不适感觉,或许也能缩短本来就不长的自然病程,但如果有导致脱发的风险那是不能接受的;而抗肿瘤药能延长病人的生存期,即使引起脱发甚至骨髓抑制也能被临床接受。
面对一个具体病人,考虑药物的安全性主要着眼于禁忌证(contraindications)和药物相互作用。
禁忌证是由药物的作用机理和病人的病理、生理学特性所决定的。如前所述,同一类药物作用机理相同,所以通常也有类似的禁忌证。一些特殊人群(如妊娠、哺乳、儿童、老年、肝肾功能障碍、过敏体质等)因其特定的生理和病理学变化而成为发生用药安全性问题的高风险人群,他们常常被要求禁用或慎用某些药物。
有关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后详述)。
另一方面,考虑药物的治疗成本时应该注重的是治疗的总支出即治疗总成本,而不是单一的药费。因为有可能较高的药费支出(与低费用药物相比)可以缩短住院天数、避免或减轻不良反应、早日恢复工作,使病人从住院费、不良反应治疗费和工资损失的减少中获得充分补偿,治疗成本反而降低。显然这种具有成本效果(cost—effectiveness)的药物即使药费较高一些也是值得选用的。
方便(convenience) 一个药物的剂型和给药方案应该尽量方便病人,否则会降低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例如缓释制剂减少了给药次数,不容易发生漏服现象,病人依从性高。
但是保证治疗效果应该是首要的。例如,沙丁***醇吸入剂用于控制急性支气管哮喘发作是安全有效的常用药品,但对一个3岁的儿童病人来说,难以掌握吸入的正确方法,吸入剂量难以掌握,不如采用沙丁***醇静脉滴注的方法,通过调整滴注速度,既保证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又能及时缓解哮喘状态,保证治疗效果。
案例:控制心绞痛药物的选择
假设病人诊断为稳定型心绞痛,一个月前发病,病史和各种检查无其他异常。设定的治疗目标是尽快终止发作。根据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理生理学知识,它是由于冠状动脉部分狭窄,当劳累等因素造成心肌耗氧增多时供氧不能相应增加而引起的。治疗主要通过降低心肌耗氧量来恢复心肌的供氧与耗氧平衡。这可通过四种途径来实现:降低心肌前负荷、降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和降低心肌后负荷。借助药理学知识可知,有三组药物有此作用:***酯类、β受体拮抗剂和钙拮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