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妇产科学234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一节 骨 盆
(一)构成
1、骨骼 骶骨、尾骨、左右2髋骨。
2、关节 骶髂、骶尾关节及耻骨联合。
3、韧带 骶结节、骶棘韧带。
发育。
7)下丘脑:正负反馈作用。
8)代谢:促水钠潴留;促肝高密度脂蛋白合成、抑制低
密度脂蛋白合成;降循环胆固醇;维持和促骨基质代谢。
(2)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1)子宫:使肌肉松弛,活动力下降,对刺激反应力
下降;妊娠子宫对缩宫素敏感性降低;使增生期宫内膜
转化为分泌期;抑制宫颈粘液分泌,性状变稠。
2)输卵管:减低收缩振幅,抑制内膜上皮生成,减
少粘液分泌,调节孕卵运行。
3)阴道:上皮脱落加快。
4)下丘脑、垂体:对下丘脑负反馈,抑制垂体促性
腺激素分泌。
5)乳房:使乳腺腺泡和小叶增生发育。抑泌乳。
6)代谢:促水钠排泄。
7)体温:~ ℃。
(3)雄激素的生理作用:为雌激素合成的前体。促腋
毛及阴毛生长;促蛋白质合成和肌肉生长和骨骼发育;刺
激红细胞生成;大量雄激素有对抗雌激素作用。
4、雌、孕激素的协同和抗拮作用
协同:促进女性生殖器和乳房发育。
抗拮:对子宫内膜,雌激素促进增生及修复,孕激素
则抑制,并使增生的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对其他生殖器官
及代谢。
5、卵巢多肽激素 松弛素、制卵泡素。
三、子宫内膜及生殖器官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
(一)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1、组织学变化 功能曾周期性变化
(1)增生期:分早、中、晚期,约月经的5~14天。
(2)分泌期:分早、中、晚期, 约月经的15~28天。
(3)月经期:约月经的1~4天。
2、生物化学研究 在雌激素作用下产生酸性粘多糖,
孕激素阻止其合成,并使其降解、去聚合,为受精卵着床
提供条件;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在未受精时,进入子宫内
膜组织,使之坏死、剥脱和出血,形成月经。
(二)生殖器官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
第三节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及其他内分泌
腺的调节作用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成性腺轴。其维持女性生长发
育、月经周期和性功能,还参与机体内环境和物质代谢调
节。
月经周期的调节:月经期,雌孕激素水平降至最
低,解除对下丘脑、垂体的抑制,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
释放激素,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
素),促使卵泡逐渐发育并分泌雌激素。在雌激素作用
下,子宫内膜发生增生期变化。随卵泡逐渐发育成熟,雌
激素达高峰,对下丘脑产生正反馈作用,促使垂体释放大
量黄体生成素并达高峰,此时,大量黄体生成素与一定量
卵泡刺激素协同作用,使成熟卵泡排卵。
排卵后,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量急速下降,使黄体形
成并逐渐成熟。黄体分泌孕激素,使子宫内膜由增生期转
变为分泌期。此时,大量孕激素和雌激素共同负反馈作
用,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减少,黄体开始萎缩,雌、孕激
素分泌减少,子宫内膜失去性激素支持,发生坏死、脱落
从而月经来潮。如上所述,下一个月经周期又重新开始,
如此周而复始。
第四章 正常妊娠
基本概念
妊娠
妊娠分期(早、中、晚)
足月妊娠
过期妊娠
第一节 妊娠生理
一、受精及受精卵发育、输送与着床
(一)受精
1、精子获能 精子的顶体反应释放顶体酶溶解卵子的
放射冠和透明带。
2、受精过程 获能精子穿过次级卵母细胞透明带为受
精开始→雌、雄原核结合为受精完成。
(二)受精卵输送与发育
受精卵向子宫腔方向移动同时行有丝分裂,3天为
称桑椹胚。4天到达宫腔为为晚期囊胚。
(三)着床
条件:透明带消失、滋养细胞分化、囊胚与同步发
育的宫内膜、足量孕酮。
蜕膜 妊娠期的子宫内膜。蜕膜与囊胚的关系划分成
三部分:底蜕膜、包蜕膜、真蜕膜。
二、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其功能
(一)胎盘
1、形成与结构构成:羊膜、叶状绒毛膜、底蜕膜。
足月胎盘:约为初生儿体重1/6(540~650g);直径16~
20cm、;分胎儿与母体面;有18~20个胎盘小
叶。
2、功能
(1)气体交换:以简单扩散方式。
(2)营养物质供应:葡萄糖以易化扩散方式;氨基
酸、电解质及维生素以主动运输方式;脂肪酸以简单扩
散。
(3)排出胎儿代谢产物:
(4)防御功能:屏障功能有限。病毒及分子量小的药
可通过。
(5)合成功能
1)激素:①蛋白激素:HCG、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