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食品药品质量规制必要性的经济学分析
刘清华 李海凤 摘 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食品药品质量行为被认为是企业的行为,保证食品药品质量主要是企业的责任,食品药品质量的提高,主要依靠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但是,政府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宏观,但如今几近绝迹,“石林”香烟也曾走过辉煌,但如今已无往日风光。为免“柠檬”之害,企业只好不断以新品牌代替旧品牌。“柠檬”问题事实上已经毁了许多名牌香烟市场。
虽然广告、三包、信誉等是传递信息的有效手段,但在市场运行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使得这些手段失效,产生市场失灵问题。例如厂家以虚假广告传递信息欺骗消费者;虽然有的厂商也承诺实行三包,但当发生三包范围的问题时,生产者又推诿责任,不兑现承诺;有些不法厂商假冒知名品牌生产假冒产品,欺骗消费者。信息传递中的市场失灵为政府进行规制提供了必要性。
总之,信息不对称会降低市场效率、导致市场失灵,利用市场机制缓减信息不对称的过程也会造成市场失灵。这为政府对信息不对称问题实行规制以校正市场失灵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政的失灵是政府加强食品药品质量规制的重要原因
从理论上讲,在市场失灵的领域,一般通过政府来弥补。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向纵深发展的转轨时期,在市场有效调节的领域,政府正在逐步退出市场,让市场自动形成良好的产品市场秩序。但实际情况是我国市场发育不充分,政府退出后,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与此同时,由于政府功能定位不当,对于市场不能有效调节的领域,本应通过政府规制来调节,但由于政府规制没有及时跟进,如食品药品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滞后,法律体系不完善、产品安全标准的协调机制和产品安全信用体系没有建立,监管机制存在缺陷,最终导致产品管理出现了真空,产品安全质量较低。目前,食品和药品的监管仍然是政府履行监管职能的薄弱环节,社会对食品药品安全的关注度也日益提高,政府的监管能力正在经受严峻的考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心,全面正确履行职责,把政府依法监管的责任落到实处。
(三)资源稀缺性的内在约束是政府对食品药品质量进行规制的根本原因
人类经济问题的根源在于资源的有限性,主要有三个表现:第一,相对于人类的无限欲望而言,资源总是有限的、稀
缺的;第二,本来就非常有限的资源又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变得更加有限、更加稀缺;第三,有限的资源又被人为破坏,不能再生。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存量远远不能满足对它的需求,资源稀缺性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而产品质量低下本身就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可以减少不合格品、废品,从而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可以提高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因此,为了从宏微观层面提高效益,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政府也有必要对食品药品质量进行规制。
三、政府对食品药品质量规制的措施分析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食品药品监管法律法规体系框架
做好立法工作,是提高食品药品监管法制化水平,提高食品药品质量的治本之策。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出台了一些食品药品监管的法律法规,但与之相配套的一些行政法规和规章仍需完善。一是个别法律文件还存在着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