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曾国藩家书》读后感800字范文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篇1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尤其是近代以来,湖南人才辈出。曾国藩无疑是其中最典型代表之一。作为一个湖南人,我对曾国藩有种特殊的爱好。他的道德操守,他的满腹经纶,以及他在治家、治学、治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千古完人、官场楷模。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即将崩溃倾倒的清王朝又持续了60多年,其功业无人可以效仿。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蒋介石也是如此,他也表明一生中独服曾国藩。蒋介石还把《曾国藩家书》作为黄埔军校的教材来治军育德。
曾国藩的家庭教化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给儿子纪泽、纪鸿以及诸弟的家书中。曾国藩的家书,共有330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全书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理财类、济急类、交友类、用人类、行军类、旅行类、杂务类,共10大类。曾氏家族,一直治家极严,也很有章法。曾国藩受家风熏陶,对子弟也要求极严,并谆谆加以训诲。他的家庭教化指导思想中,有很多可取之处。诸如在教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独立、有恒、修身、作官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这是近代志士仁人喜闻乐见公认的一句名言。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他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了一整套“守穷”的官场绝学。“穷为保官之道,穷为善身之道”这是他的一个信条,这信条用之于中国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他写一副对联“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来激励自己,一生做个“文官不贪财,武官不怕死”的守穷廉政的好官。在家书里可以看出,曾国藩是最好的儿子,能使父母宽心;是最好的哥哥,能教育和照看好弟妹,爱护入微;曾国藩更是慈爱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他的家书讲求人生志向、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今人看来高不行攀的。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人情冷漠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里,仔细地读读《曾国藩家书》的确有劝世化俗的价值,真是值得每个人一读,尤其对当今的富二代教化大有裨益。自古看大多数官宦之家盛不过三代,多因纨绔子弟的“文官爱财、武官怕死”丢了世袭荫泽。而曾氏家族却代代有英才,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等一批闻名的外交家、诗人、教化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曾国藩具有高深的学问素养,毛泽东说他是一个“办事(干出事业)兼传教(留下思想学说)之人”是很精确的。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好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他革新桐城派的文学理论,他写出的诗歌散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个朝代的文坛,可谓是道德文章冠冕一生的人物。
读罢《曾国藩家书》,我油然而生的除了钦佩还是钦佩!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篇3
国学经典,代代相传!《曾国藩家书》一书虽然只读完治家篇,但是颇有感受。
曾国藩,湖南湘乡人,生于清代嘉庆十六年(1820年),卒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谥号文正,因称曾文正公,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儒家讲“三立”,“立德”居第一位,然后才是“立功”、“立言”。曾国藩在修身立德方面,一向笃学力行,老而不懈,尤其注意教化子弟,认为家族兴盛不在积银两、置田产,而在出贤子弟。儒家认为“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