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完整的诊断应包括出血的部位、
出血量及病因。
【出血部位及病因的诊断】
常将消化道出血以Treitz韧带为界分为上。
急性应激性胃炎
【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有应激因素,激后24h出现粘膜糜烂,2-4天出现呕血及黑便,可伴上腹隐痛、灼痛、腹胀恶心呕吐,甚至晕厥或休克。
辅助检查急诊内镜见胃粘膜糜烂、出血或浅表溃疡;内镜阴性而出血不止应行血管造影。
,典型临床表现及急诊胃镜表现。
断与各种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鉴别。
【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
禁食、卧床休息,严密监测生命征。
积极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输血,纠正休克。
止血静脉有抑酸药维持胃内PH>;口服止血剂;必要时内镜下止血治疗。
慢性胃炎
【病因】
物理因素机械、温度等因素长期损伤胃粘膜(如酒、浓茶、咖啡、冷、热粗糙食物)。
化学因素某些药物(非甾体类消炎药、洋地黄等)、长期吸烟、胆汁反流等。
生物因素Hp
免疫因素胃体萎缩为主者血清中能要检出壁细胞抗体,伴贫血者可检出内因子抗体。
其他
【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症状无特异性,可有中上腹不适、隐痛、缺乏节律性,另可有
消化不良症状、上腹压痛,贫血及萎缩性胃炎有相应症状体征。
特殊检查
1)X线钡餐检查
2)内镜检查观察粘膜表现,直视下多点活检,检测HP
诊断要点要靠胃镜及活检
鉴别诊断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胆道疾病、胃癌、非溃疡性消化不良鉴别。
【治疗】
对症治疗根据症状选用抑酸剂、粘膜保护剂、胃动力药、解痉剂、VitB12
及叶酸。
抗HP治疗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四环素、呋喃唑酮等抗生素
2种与铋剂和(或)PPI1-2周。
萎缩性胃炎伴重度不典型增生与早癌难以鉴别时可外科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
【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上腹慢性、节律性钝痛、灼痛
发作期上腹局限性压痛。
并发症
1)出血:呕叶咖啡样物、黑便、甚至晕厥。
2)急性穿孔:突发剧烈腹痛、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慢性穿孔:固定
的上腹剧痛放射至后背。
3)幽门梗阻:呕吐宿食,胃型、蠕动波、胃区振水音。
二、诊断要点
内镜检查,同时取粘膜活检做HP检查,必要时粘膜病理活检。
上消化道钡餐
三、鉴别诊断腹痛与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及肝胆疾病鉴别;GU与胃
癌、恶性淋巴瘤鉴别;DU与胃泌素瘤鉴别。
【治疗】
(+)者PPI+2种抗生素三联或再加铋剂四联1-2周治疗后继续用PPI
GU6-8周,DU4周,停药1月后胃镜及HP
(-)者用H2RA或PPI治疗(GU6-8周,DU4周),H2RA维持治疗3-6
月。
可加用胃粘膜保护剂、胃动力药。
幽门梗阻时禁食、减压,静脉应用抗酸药,若4周后幽门梗阻仍存在,应外科手术治疗。
,血管造影加栓塞及外科手术治疗。胃癌
【病因】
环境因素、饮食因素:长期进食含高浓度硝酸盐的薰烤、腌制、霉变食品。
遗传因素。
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
1)慢性萎缩性胃炎;
2)胃息肉,多发性息肉或腺瘤型息肉>2cm;
3)残胃,术后>10年者;
4)胃溃疡>者;
5)恶性贫血胃体明显萎缩者,包括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
6)HP感染。
【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早期无症状或有消化不良症状;病情发展后有上腹痛、饱胀不
适,服抗酸药症状可暂时缓解;后期疼痛明显且持续,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乏力、贫血,恶心呕吐,腹块、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及受累脏器症状体征。
辅助检查
1)贫血、大便隐血持续阳性。
2)胃镜及病理活检。
3)X线钡餐。
鉴别诊断良性胃溃疡【治疗】
手术治疗。
内镜下治疗(部分早癌)。
化学治疗。
其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