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6
文档名称:

农户重建贷款风险防范措施正文.doc

格式:doc   大小:78KB   页数:6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农户重建贷款风险防范措施正文.doc

上传人:琥珀 2022/4/22 文件大小:7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农户重建贷款风险防范措施正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
农户重建贷款风险防范措施正文
第一篇:农户重建贷款风险防范措施
什邡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关于农房重建贷款风险防范的措施
截止2022年11末,什邡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房重建贷款余额23464户37774万元,累计发上市抵押的限制,在此基础上联社推出“农民房屋产权抵押贷款——万家春贷款”。以上对于什邡市农村信用社统筹兼顾践行社会责任,有效防范掌控信贷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4
5
第二篇:浅谈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防范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
浅谈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防范
作 者:分 校:专 业:年 级:学 号:
金融学本科 2022秋
1
浅谈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防范


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基本情况
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所面临的八大风险
(一)灵活性风险
(二)流动性风险
(三)灾害性风险
(四)市场性风险
(五)道德性风险
(六)行为性风险
(七)政策性风险
6
(八)承诺性风险
三、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一种个人贷款
(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对象是农户
(三)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量大,单笔金额小
(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资金用途大多是投入农业生产
(五)建立以农户为中心的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
四、防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的八点措施
(一)建立健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评级授信体系
(二)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信用社合规文化建设
(三)政府搭台、司法助威,共同打造良好的农村诚信环境
(四)拓宽农村保险市场
(五)完善有关配套政策,构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六)实施电子档案制度
(七)尝试建立风险拍卖机制
(八)建立健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管理内控制度
浅谈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防范
8
内容提要:目前,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很好地缓解了农村经济发展融资困难的情况,但同时也蕴含着潜在的风险,迫切需要得到解决。本文阐述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在开办过程中存在的灵活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灾害性风险,市场性风险,道德性风险,行为性风险,政策性风险,承诺性风险八大风险。客观分析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产生的原因,从创新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制度、灵活运用分期还款与农户联保制度、建立健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评级授信体系、推进农村信用社合规化建设、建立多元化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拓宽农村保险市场,完善配套设施,实施电子档案制度,建立风险拍卖机制、建立健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小额信用贷款;风险;原因;防范;对策
小额信贷的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GB模式)在1994年被引入我国之后,得到了不断发展和运用。目前,我国开展的小额信贷主要有三类:国际资助的项目(或非政府、非银行资金支持项目);政府与中国农业银行合作项目(农行作为政府主导型项目的放贷主体);农村信用社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开展的小额信贷项目。其中,以农村信用合作社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开展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覆盖面最广,影响面最大。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指向农户发放的用于满足其农业种植、养殖或生产经营需要的短期贷款。这项信贷业务,无须任何抵押或质押,手续简便,可以满足农户对小额、短期流动资金的需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很好地缓解了农村经济发展融资困难的情况,但同时也蕴含着潜在的风险,迫切需要得到解决。
9
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面临的风险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面临的风险是指农村信用合作社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面向农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业务的活动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因素的影响,使该业务的实际收益、效果与预期发生背离,从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在开办过程中蕴含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自身特点造成的灵活性风险。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以农户信誉作担保、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发放的小额信用贷款,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管理方式,贷款证实行“一户一证”,信用农户贷款时只需持本人身份证、印章及贷款证直接到柜面签订借款合同和借据办理贷款,不再通过信贷员的贷时审查,既方便了农户,又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担保难、贷款难的问题。然而,因其自身特点的灵活性和额度上一个“小”的限制,加之刚刚脱贫致富的农民虽然生产、生活水平已大幅提高,但整体素质仍然参差不齐,他们对信贷资金的需求也水涨船高,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其“额度小”的特点已无法满足当前农民群众的信贷资金需求,势必导致农户与农户之间出现“互相串通”、“互相帮助”,一个贷户为取得足够的信贷资金,同多个信用户进行信用串通、暗箱操作,用多个信用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