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7
文档名称: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正文.doc

格式:doc   大小:60KB   页数:5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正文.doc

上传人:琥珀 2022/4/22 文件大小: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正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正文
第一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
1、 项目区所在位置 项目区位于##公路以西,##镇内,涉及新碰、野为、征拖、七氦、周开、平垛、蒋论、南可、四还、董是、小袁11个行生产基本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大提高,通过项目建设,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项目区农业现代化进程。
② 项目区有明显区域范围,按流域或灌区统一规划,并符合本地区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采取综合措施,集中整治,连片开发。
5
③ 项目区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实现园田化。 ㈡水利措施 ① 灌溉工程:灌溉系统科学规划,田间灌溉设施、桥、涵、闸等建筑物配套齐全,性能与经济指标达到有关规划标准要求。
② 排水工程:做到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畅通,渠系、桥、涵、闸等设计合理,建筑配套。 ㈢农业措施
① 农田工程:做到田(地)块要按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和田间管理要求格田化,以有林道路或较大沟渠为基准形成格田。
② 田间道路:做到布局(规划)合理,循环畅通,机耕路建设分干道、支路两级,干道要与乡村公路连接,满足中型以上的农业机械的通行,宽度为5m以上,支路能保证农机通行,晴雨天畅通,并配套桥、涵和农机下田(地)设施,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
③ 土壤改良:通过农家肥的施用,秸秆还田等土壤改良措施,。
④ 良种繁育与推广:项目区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在100%,在有条件而又需要的项目区建立优质良种繁育基地,修建种子晾晒场和仑储设施,配备必要的种子加工检测设备。
⑤ 农业机械化:做到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主要作业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 ㈣林业措施
6
① 项目区内主要道路、沟渠、河流两侧,要适时适树进行植树造林。
② 人工造林苗林要达到二级以上的标准,造林当年成活率和三年后保存率要达到85%以上,林相整齐,结构合理。
③ 农田防护林建设,要达到林业部门规定的标准。 ㈤科技措施
① 农技服务体系:做到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完善项目区农业服务体系和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强化科技服务功能。
② 技术推广:在项目建设期间,推广一定的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项目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与非项目相比,至少提高3个百分点。
③ 技术培训:做到在项目建设期间,对项目区基层干部、农民技术是和科技示范户先进适用技术培训,做到每个行政村有3—5名农业科技骨干,每10户有1户科技示范户。
㈥建设目标 项目建设坚持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实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来改造低产田,提高农田综合生产力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实现高产高效,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形成地方特色,促进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7
①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田间建设实现农田标准化、方整化改造低产田,通过路、桥、渠、站、电及小型建筑物的配套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
② 培植支柱型农业产业,改善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开发适销对路的定型产品推向市场,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支柱型生态农业产业,并带动有关产业的发展。
③ 发展科技型龙头企业。项目建设过程中,将培植和建立一批与相适应的科技型龙头企业,并建立“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实行订单生产、标准化生产,统一品牌,统一销售。
④ 发挥项目区示范带动功能。把项目区建成高产、高效生态农业的示范样板,为##及全省的农业发展提供经验。有效地带动区域性经济发展。
四、 建设内容 ㈠水利措施:
①新建机耕桥 12 座; ②新建小电灌站 25 座; ③新建苏ⅱ灌站 4 座; ④新建硬质渠 km; ⑤新配套小沟建筑特 186 个; ⑥架设电力线路 14 km; ⑦新增100kv变压器 4 台套。
㈡农业措施 ①全面条田方整化实现农田标准化 20220亩; ②新筑机耕路砂石路面 km; ③新增农业机械收割机10台,插秧机100台。 ④新建种子仓库 800 平方米。
9
㈢林业措施:栽植防护林意杨 10万株。 ㈣培训措施:项目区根据季节特点,农事需要及时组织相关培训。
五、 投资概算及筹资措施
1、 投资概算: 本项目计划总投资850万元。 其中:水利措施 万元; 农业措施 万元; 林业措施 30 万元; 科技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