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语文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
古诗文鉴赏题始终是语文考试中特别重要的一部分。同时历年来高考中古诗词鉴赏题考生失分普遍较多,由于这类题目牵涉的学问面广,对考生的理解观赏力量以及书面表达力量都有较高的要求,那么古诗词鉴赏有中的主观感情的物象。在诗歌赏析中,应当首先并准时抓住诗歌的意象,品读其中的`特征以及所寄予的思想感情,从而体会诗词当中的意境。诗歌详细的意象有许多,如花草类,景观类,乐器类等等。
古典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常用含蓄,简练的语言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妙处就在这里。观赏诗歌要充分而合理的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深化诗人所描摹的意境。
4
4 答题紧扣诗歌内容解题
必需明白考查诗歌的几个角度:语言分析、形象分析、评价写作技巧、风格和思想内容。
语言的考查。如问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风格)?或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这些问题都是整首诗而言,因此可以记住一些常用的描摹术语,如:全用白描,不加修饰,返璞归真;用语清爽、雅致,不落俗套;平淡质朴(朴实自然),凝练简洁,绚丽多彩;宏伟奇怪,慷慨悲壮;使用叠字叠词叠句,生动形象,具有音乐美、修辞美等等。委婉含蓄,清静幽深;清爽明快,如行云流水。通过结合详细诗歌,能更深刻的了解。例: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爽自然,口语化,“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白打黄莺是由于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这样特别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形象分析考查。形象分析就是对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景色、人物均能成为详细可感的艺术形象进行赏析。并能将寄予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 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如问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形象;此诗写了哪些意象,构成了什么意境。例: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5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请回答“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画出了怎样的形象?答:勾画出了挽弓劲射、英武豪迈的英雄形象,表达了盼望带兵征讨西夏,为国立功的心志。
评价写作技巧、风格和思想内容。解答此类题型必需弄清诗歌的写作手法,首先,应当把握修辞赏析法。常用的手法有:比方、借代、拟人、对偶、夸张、反复、设问、反问等。鉴赏诗歌时,通过分析一些修辞的运用,来领悟诗人含蓄的情感。其次,了解诗歌多种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抒情、谈论;表现手法有衬托、对比、用典、欲扬先抑、想象联想、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远近结合(有层次感)等。
古诗词鉴赏的诗歌类型
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喜爱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逝。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5
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详细事物的描述、谈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索。闻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究竟东流去”等),也应留意。
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消失、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由于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