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企业内刊投稿正文.doc

格式:doc   大小:44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企业内刊投稿正文.doc

上传人:琥珀 2022/4/22 文件大小: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企业内刊投稿正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
企业内刊投稿正文
第一篇:企业内刊投稿
时间都去哪了„„
两千年前,一位哲人立于河边,面对奔流不息的河水,想起逝去的时间与事物,发出了一个千古流传的感叹:逝者如斯夫。人生百年,从呱呱坠地到静静离开,不过短短几十年的光相,二是找到了导致该事实产生的真由。因此,就需要借助于放大镜、显微装置等手段,去除一切干扰,发现事实,直捣问题大本营。
5
“于细微中见精神”,企业中的问题就藏在细节中。比如要使公司的售后服务工作更周到,如果能提前分析产品使用过程的各个细节,强化与客户零的距离接触,持续将客户反映的现场问题放大后拉回到工作中,找到规律,循序改进,定能给客户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市场也如此,“差异营销”的差异之处才能产生竞争力。当然,有时杀机也常常蕴藏在细节中。有人问:为什么天天加班,项目老出不来?产品不能及时到位仅是物流责任吗?我什么时候才能提起精神干活?产品质量和工人的工作****惯有关系吗?答案就在这二镜之中,二镜似宝。放大镜有助于将重点细节放大,再放大,***问题,发现根源,识别和防范风险,解决许多未知的难解之处。
企业中有许多体现五镜功能的工具,低即日常工作表格、办公软件的使用;中如各种设计解决方案,项目管理及实施流程;高至统一的理念目标,清晰的职业观、成熟的企业领导人风格和管理模式。这样一来,用好企业的五面镜子倒成了关键。既然“人在江湖,身不由已”,那就真正将五镜纳入“工具箱”武装自己,应用实践吧。
第三篇:企业内刊
提到企业内刊,作为企业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有两个“尴尬”,也有两个“第一”的说法。
7
“尴尬”之说:一是企业内刊不过是决策者附庸风雅的“做秀”举动,是新闻传播的***‘传声筒’,是企业装点门面的‘饰品’;二是企业内刊处于被“包养”的境地,不产生实际利润却无限投入在其中。
“第一”之说:一是万通集团万润南在1986年创办的《四通人》,以四通人讲四通事的风格,被誉为“中国民营企业的第一份内刊”;二是南 德集团牟其中1990年创办的《南德视界》,其发刊词为“造就一代儒商”,因热衷于评点宏观经济政策和政治体制改革而影响深远,被称为“中国第一企业内刊”。
如今,房企内刊鼻祖纠缠于“谁是第一”的争论显然毫无意义,重要的是:面临着新媒体时代的冲击,内刊的真实价值、生存空间的尴尬和自身定位的迷茫应引起企业文化管理者的深刻反思和追问,作为企业文化传播的第一载体。企业内刊何去何从?如何充分发挥企业内刊的文化传播效应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在把握内刊全价值的基础上,做到精准定位、全局运作和有效传播。
一、内刊价值全把握
(一)企业内刊的两大特征:
第一,姓“企”名“内”:企业内刊是企业自行编辑、出版、发行的一种区别与公众媒体的“准大众媒介”。它是非卖品,一般没有自己的盈利模式。如:创办于 1991年3月的《中集集团》月刊明确定位为“内”,即以“浓缩中集历程,传播中集声音”为使命,传播的信息一定是中集的,是中集人、中集事、中集声音。
7
第二,“内”“外”兼备:企业内刊以赠阅、交换等方式传阅,集科技普及、产业动态、员工娱乐、艺术欣赏、形象宣传为一体,是企业强化内、外部沟通的一种重要媒介。
(二)企业内刊的四大趋势
第一,形式电子化:在现有内刊中,电子版已占28%,这种比例正在不断上涨。比如,金地集团的《金地》杂志采取纸质内刊与电子内刊双轨制,万通集团的《风马牛》电子杂志实现对纸质内刊的全取代。电子内刊一般采用“文字+图形 + 声音”的形式,可支持浏览者在“图形版“、“声音版”、“条目式”和“PDF版”四种版式间自由切换,其最大的好处是互动性强,能适应多重阅读****惯,同时,电子内刊以互联网为平台,更具传播性、快捷性、广泛性和延续性,也减少了发行成本。
第二,稿源多元化:很多企业内刊的稿源不仅有公司员工、内部通讯员,还有行业专家学者、外部客户等特约撰稿人。深圳能源集团在2022年开始明确提出“内 刊不唱‘卡拉OK’”,实行内刊外向,以“大能源”概念看能源,目前《深圳能源》有2/3内容对外征稿,受到读者普遍好评。
8
第三,影响主流化:随着企业内刊对社会、经济干预意识的逐步增强,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大有由“小众”读物跃升为主流的趋势。比如:创办于1992年3 月、引领地产界内刊潮流的《万科周刊》最初的出发点仅仅是把总部的声音准确地传达到一线,但是,它获得了最为主流的媒体从业人员的高度评价,在某一阶段的影响力甚至大过公开媒体。创刊于2022年6月的《SOHO小报》,以“地产企业内刊中的一个异数”形象出现,曾获《新周刊》颁授「小众读物」奖,有数万本印量,比许多主流市场媒体真实发行量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