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广西贵港:让文明成为城乡最美“底色”.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广西贵港:让文明成为城乡最美“底色”.doc

上传人:THISS 2022/4/22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广西贵港:让文明成为城乡最美“底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广西贵港:让文明成为城乡最美“底色”
  【文明在这里】 
  7月初,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南区东津镇石连村冲口屯建起“老人免费食堂”,50多位随子女在外居住的老人,陆续回乡居家养老。“一天三餐全免费,闲时有伴儿拉家常,这样的日子广西贵港:让文明成为城乡最美“底色”
  【文明在这里】 
  7月初,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南区东津镇石连村冲口屯建起“老人免费食堂”,50多位随子女在外居住的老人,陆续回乡居家养老。“一天三餐全免费,闲时有伴儿拉家常,这样的日子真舒坦。”86岁的姜兆深乐呵呵地说。
  这是贵港市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一个缩影。“大力倡导崇尚文明、追求文明、捍卫文明自觉行动,让文明成为城乡最美‘底色’。”贵港市委书记何录春说,近年来,贵港市不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化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群众文明素养和城乡文明程度“双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
贴心宣讲入心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要我们齐心合力,把周围环境保护好,发展旅游业,我们的‘绿水青山’就能变成‘金山银山’。”桂平市大藤峡讲堂内,阵阵掌声响起。南木镇镇长周银正向群众宣讲相关政策,搬迁群众听得入脑入心。
  “好的政策就像指南针,为我们指明发展方向,生活有盼头,日子有奔头。”弩滩村村民温信雄从塘铺屯搬出来后,一时没了方向。在当地党委、政府帮助下,通过发展库区乡村旅游和农家乐,年收入达15万元,过上了富足的小康生活。
  贴合百姓的好讲堂,传递发展好声音。今年以来,贵港市利用125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围绕党史学****教育、乡村振兴,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宣讲活动,激活党员思想觉悟,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覃塘区乡村振兴学院院长莫芙蓉介绍,覃塘区创新设立乡村振兴学院,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覃塘街道姚山村林村屯楼房密实,要提升乡村风貌,需拆除挡在路边的照壁。起初,部分群众思想守旧,持反对态度。村民黄天平参加乡村规划师培训班学****后,用科学知识向大伙讲情说理,70多户的照壁得以顺利拆除。
  随着一道道照壁被拆除,村民又将废弃的危房、杂物房推倒,拓宽路面,对各家楼房进行立面装修,建起一个个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我们坚持用小故事展现大时代,用小切口反映大主题,用小人物表现大情怀,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贵港市文明办主任覃永明说,全市1255支文明实践队伍,已开展主题宣讲5000多场次。
无声关爱有温情
  每月20日,20多名“荷城义工”准时来到港北区贵城街道生活区,给23位空巢老人送上日用品,帮他们打扫卫生、维修电器,还一起做饭聊天。“关爱空巢老人行动已经持续了5年多。”义工奇拉说。
  关爱,让城乡变得更有温度,成为城乡的幸福底色。平南县平南街道月亮湾社区居民陈光新早年中风,生活不便。60多岁的达康社工管带清,定期和几位社工到陈光新家,为他测量血压、理发、按摩。“他们悉心帮助我爱人好多年了,像自家人一样亲。”陈光新的妻子说。
  ,空巢老人86位。2019年,社区开展“时间银行”活动——低龄健康老人自愿为高龄老人服务,储存时间,待今后自己需要照顾时,可优先享受养老志愿服务,形成“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