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医疗药品管理)中国医药业的困境.pdf

格式:pdf   大小:797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医疗药品管理)中国医药业的困境.pdf

上传人:刘备文库 2022/4/22 文件大小:79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医疗药品管理)中国医药业的困境.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医疗药品管理)中国医药
产线。据初步统计,经过此次 GMP 改造和认证,医药企业
的生产能力至少提高到 2001 年的 20 倍左右,产能严重过剩,有 70%
的企业设备闲置率达到 50%,竞争越发激烈。
除此之外,我国医药业急功近利的无序竞争仍导致了医药市场的恶性
竞争。我们均知道,医药产品是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产品,
比如 PCR 诊断试剂的成本只有 10 多元,而售价却于 100 元之上。巨
额的利润驱动再加上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力,就必然导致众多医药企业,
甚至壹些非制药企业也纷纷投资此类项目,造成同壹产品多家企业生
产的现象,形成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使得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导致
恶性竞争。例如,目前我国诺***沙星的生产企业有 120 多家,***派酸
的生产企业有 1000 多家,干扰素的生产企业有 20 多家,白介素的生
产企业有 10 多家,EPO 的生产企业也有 10 多家。药品价格的持续走低,竞争的不断加剧,成本的刚性增长,不仅使得
医药企业已经步入了微利时代,而且仍必将导致企业利润率的下滑,
甚至出现亏损,进而引发生存危机。
国家统计局的关联统计数据表明,%,
累计亏损额为 亿元,比 2004 年增加了 亿元,增长了
%。于 23 家国有重点医药企业当中,有 4 家企业出现了亏损,亏
损企业数量比 2004 年增加 2 家,合计亏损金额 亿元,19 家企业
实现盈利,其中 12 家保持增利,7 家减利,可见药价持续下降、成本
刚性增长、竞争不断加剧,使得医药企业的亏损额不断增加,利润率
不断下降,很多医药企业正面临着生存危机。
二、重组和且购狂潮中的成长困境
由于我国医药市场环境的特殊性,医药行业的营销费用却不会因为药
品价格的下降而减少,再加上原辅材料、能源、运输流通等成本不断
地上涨,使得很多药业尤其是中小型医药企业的利润不断下降,甚至
亏损不断,企业运营陷入了困境。由于我国医药业的行业集中度比较
低、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企业研发和创新能力比较弱,再加上医药行
业本身所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及长周期的特点,这
就使得很多中小型医药企业无法通过企业自身的投入来走出企业运
营的困境,它们被迫选择和其它企业进行资产的重组或且购,而且资产的重组和且购又是大企业进壹步做大做强的壹条有效的捷径,从而
引发了我国医药业的且购狂潮,使得很多中小药业面临着且购的危机。
统计近几年医药行业最为热门的关键词,“重组和且购”肯定是其中
之壹。关联统计数据显示,仅 2004 年前三个季度,医药行业的且购
数量就已经高达 43 起,平均不到壹周就发生壹次。于这 43 起且购中,
有 9 起交易金额于 1000 万元人民币以下,11 起交易金额于 1000 万
-5000 万元人民币之间,10 起交易金额于 5000 万-1 亿元人民币之间,
12 起交易金额于 1 亿元人民币之上,最高壹起且购金额为 亿元人
民币,近六成的且购交易金额于 5000 万元之上。由此可见,医药业
的重组且购狂潮于 2004 年就已经被引发了。
经历了 2004 年的重组且购狂潮后,医药业且没有进入后且购时代,
“重组和且购”壹词仍然是 2005 年医药业无法忽略的关键词之壹。
关联数据仍显示,2005 年第壹季度,医药行业共发生了 19 起且购事
件,比 2004 年同期增加了 46%,所涉及的金额超过了 2004 年前三个
季度且购金额的总和,达到了 亿元。医药业的重组和且购可谓
强势不减,陷入运营困难的中小型医药企业时时均有被重组和且购的
危险。医药业的重组和且购之所以会如此疯狂,究其原因,主要有:
1.医药行业内于特质的驱动和国家政策的推动引发了我国医药业重
组且购的狂潮。我国医药业的行业集中率比较低,医药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医药企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薄弱,总体效益低,使得重组和且
购成为我国医药企业做大做强的壹条有效的捷径。我国现有 6300 多
家药品生产企业,而且大多数属于中小型企业。规模小、效益低的我
国医药企业,每年只能拿出占销售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