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美术的节奏
桂平市西山镇城西小学:覃洁
一、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课
二、课型: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三、教学时间:1 课美术的节奏
桂平市西山镇城西小学:覃洁
一、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课
二、课型: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三、教学时间:1 课时
四、学生分析:
对于花边(二方连续纹样),三年级已有接触,并初步掌握了绘制方法,为了激发和保
持学生对已接触过的知识的兴趣和新鲜感,在教学上,把重点放在掌握花边的排列规律并
学以致用,联系生活,尝试运用花边装饰生活用品,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合作
学习中发展发现美、运用美、表现美。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要创设良好的人文情境,对
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也要为他们营造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提高他们的协作
能力,并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为学生自主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
五、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以花边作为切人点,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
感受、了解花边在生活中的应用,创造性地参与学习,体验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引导学
生感受民间美术的特殊审美情趣和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及对民族文化艺术
传承的意识。本课体现了“美术·人文”融为一体的教育理念。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对
花边有了深入的了解,认识到花边在形状、排列上的艺术特点,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
发展。欣赏不同排列方法的花边在生活中的运用,感受其装饰美化环境的功能。对生活中
不同美感的花边进行欣赏,调动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创造的热情。这样的
学习既贴近儿童的生活,又符合中年级学生的审美心理特点和表现能力。
六、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感知花边与生活的联系,认识、了解花边的造型及装饰的特点,学会运
用花边进行装饰。
2、能力性目标:通过剪、贴、画、印等方法,能利用花边的多种排列方法进行装饰,培
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1力的发展。并通过本课,让学生对生活中的美的理解更上一个台阶。
3、情感性目标:通过欣赏具有广西民族特色的壮锦等各种物品,促进学生对民间艺术的
了解与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促进同学之间的交往与交流,树立互助、
合作的集体观念。
七、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欣赏生活中不同的美术节奏,使学生能够利用二方连续或有规律的纹样。
八、教学难点:
如何将单独纹样有规律的排列或重新组合,创造性的设计出更多的花边排列方法,设
计、装饰和布置具有民族特色的房间。
九、教学准备:课件、卡纸、各种花边、音乐、有花边的少数民族物品等。
十、教学过程:
(一)、引导发现,舞蹈导入。
1、教师带领学生跟着《兔子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