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有趣的对联
苏东坡到某染布访染布,被认出,求对联一幅。  
苏东坡写到:  
上联:不管粗细长短,一律欣然承受;  
下联: 且看干进湿出,只论深浅要钱。  
横批:好色者来。  
4  古时候,有一人家非常迷信,凡事都要讨
有趣的对联
苏东坡到某染布访染布,被认出,求对联一幅。  
苏东坡写到:  
上联:不管粗细长短,一律欣然承受;  
下联: 且看干进湿出,只论深浅要钱。  
横批:好色者来。  
4  古时候,有一人家非常迷信,凡事都要讨个吉利。大年三十晚上, 父亲和两个儿子商议说:“堂上要贴一副新春联,如今咱们每人说一句吉利话,凑出一副春联来.”两个儿子点头称是。父亲先捋着胡须念道:“今年好!”大儿子想了想也念道:“倒霉少。”二儿子接着又念道:“不得打官司!”念完了,大家称赞了一番,就由父亲执笔,写了一条没加标点的长幅,。一进门,看见那副春联,大声念道:“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5  解缙自幼好学,出口成章。这年春节,他在后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对门的员外看了,很不快乐,心想:只有像我这样的人家,才配贴这副对联,就命仆人把竹子砍了。不一会儿,家人来报,解缙的春联改成了:“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员外听罢,非常恼火,令人把竹子连根挖出,不料解家的春联又改为:“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秀才改对联
从前,有个进士老爷,专横跋扈,不可一世。有年春节,他为了 
夸耀,在自己的大门上贴了这么一副对联: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均夫人。 
正巧,镇上有个穷秀才,路过进士的家门,看见了这副对联。他 
先是露出鄙视的神态,接着,又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到晚上,他见 
四下无人,就悄悄地在对联上加改了一些笔画。 
第二天一大早,进士的门前围满了大堆看热闹的人,他们有说 
有笑,议论纷纷,大家都称赞:“改得好!改得好!”
 
门外的吵嚷声惊动了进士老爷,他连忙翻开大门,一看,立即 
昏倒在门前的台阶上了. 
原来,进士门前的对联,已被秀才改成了这样: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 
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均失夫。
李廷彦作诗
宋朝,有个叫李廷彦的人,喜欢阿谀逢迎,特地写了首诗献给 
上司。这首诗又长又臭,他在诗句对偶上冥思苦想,几经琢磨,直到 
认为诗意已尽,才诚惶诚恐地献了上去。
 
那位上司读诗后,无限感慨地对他说:“你的生活遭遇真不幸, 
实在叫人同情。”上司又问起他遭逢不幸的事,他连忙跪下赔罪道: 
“我诗句里的‘舍弟江南殁’确有其事,下一句我写不下去了,为了 
对偶工整,只好让我健在的哥哥做替死鬼,让他暂时死在塞北。‘家 
兄塞北亡’是我编出来骗老爷的,下官罪该万死,务求老爷恩恕。”
忘记一顿饭
乡村塾师在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