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申请立项课题: 基于燃油冷却的汽车散热系统 ,到 2011 ,全球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了 10亿辆。数目庞大的汽车无疑是造成石油危机和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发展新能源汽车与提高汽车燃油利用率迫在眉睫。但就目前而言,电动车的众多限制阻碍其推广,对现有汽车进行改造更具有实际价值。燃料泵燃料控制( 冷却用) 燃料控制( 燃烧用) 再生冷却进气道燃烧室尾喷管燃料储箱现代汽车广泛采用的水冷、风冷装置,但是都未利用其吸收的废热,反而为冷却介质的降温而发愁。于是我们联想到超燃冲压发动机中使燃油既做冷却剂又做推进剂的冷却再生循环系统。当燃油的初始温度升高时,能够降低有效燃油黏度,提高燃油雾化效果,增加燃油的总表面积,进而增大燃油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这些能够有效改善燃烧过程, 燃烧效率会有较大幅的提高。当燃油进入超临界状态时,其输送和燃烧都比较稳定,且与上述变化都有比较好的结合。若使燃油进入超临界状态, 将改善燃烧过程。汽油的超临界状态条件: 316 ℃, 。当燃油温度升到 200 ℃左右时,密度和黏度都有大幅下降。当燃油初始温度升高,这些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都能够提高燃烧效率。实际困难 ? ?此系统的传热学计算与模拟? ? ,燃油的物理化学变化对系统的影响,如燃油变成超临界态,此时燃烧性能的变化,又如油的结焦对油冷系统的影响? ,喷油嘴的喷油方式,火花塞的点火方式怎么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燃烧形式?何如保证燃烧过程中的稳定性和防止爆震等现象? 1:1的状态,若不能保持,怎么改进?何如构建再生冷却系统使之成为闭环系统,特别是在内燃机输出功率变化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