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河北省“十二五”小城镇发展规划.docx

格式:docx   大小:227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河北省“十二五”小城镇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小雄 2022/4/23 文件大小:2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河北省“十二五”小城镇发展规划.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附件:
河北省“十二五”小城镇发展规划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二。一二年六月
镇,主要分布在京广、石德、石太线的交通干道沿线和 大城市的周边区域,尤其是京广线两侧小城镇十分密集。
第二节优、劣势分析
一、城乡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加强
改革开放以来,在小城镇发展中,城乡规划的引导和调 控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规划成为基础设施等空间要素合理 布局的重要依据和统筹协调经济、社会、人文、环境的关键 手段。2010年底,所有的县城(市)和560个镇编制完成 总体规划,% ,30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全部编 制完成保护规划。全省城乡规划覆盖面不断扩大,引导和调 控作用加强。
二、 小城镇发展速度快,特色小城镇不断涌现
1992年河北省共有561个镇,至今已达到968个,相 比增加了 ,,发 展十分迅速。
县城所在镇在小城镇中存在显著发展优势。辛集市辛集 镇是北方重要的皮革制品生产和集散地,成为地方性货物流 通中心;沧州市盐山县盐山镇被誉为“中国管道装备制造基 地”;霸州市霸州镇、三河市洵阳镇、迁安市迁安镇、武安市 武安镇、安国市祁州镇、冀州市冀州镇、宁晋县凤凰镇、昌 黎县昌黎镇、怀来县沙城镇、正定县正定镇和赵县赵州镇等 小城镇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走出了一条特色的小城镇建设 之路。
县城以外也涌现出了一大批特色突出、产业成熟、经济 发展快、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特色镇。廊坊市的燕郊镇和胜芳 镇受京津的辐射带动,分别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金属玻 璃家具产业基地,社会经济水平显著提高;保定市的白沟镇 被誉为“中国箱包之都':“中国合成革产销基地”,是典型的产业 带动型小城镇;唐山玉田县鸦鸿桥镇是北方市场型商贸重 镇,大市场已初具规模,素有“京东第一大集”之美誉;香 河县淑阳镇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家居产品集散地,被誉为“中 国北方家具之都
三、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初见成效
目前,河北省集中供水的镇约735个,占总数的76% ; 149个镇对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 ;道路、 供水、排水、供气、供热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不 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实现 省级统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扎实推进,企业退休人员 基本养老金标准、城乡低保水平稳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制度实现全覆盖。小城镇功能不断完善,发展后劲显著增 强。
四、 规模等级层次明显
小城镇人口规模等级分为四个层次,镇区人口规模5万 人以上的118个,3-5万人的40个,1-3万人的159个,1 万人以下的651个。
五、 中等规模的小城镇较少,人口吸纳能力较弱
,3-5万人的小城镇仅占总数的 % , 5万人以上的也大多是县(市)城关镇,吸纳人口的 能力较弱,连接城乡的支撑作用不明显,尤其是偏远地区的 个别小城镇,镇区人口均不到1000人,经济社会发展十分 缓慢,亟需培育一批3万人以上的小城镇发挥承上启下作用。
第三节机遇挑战
当前,河北小城镇发展面临着难得机遇。“十一五”期间, 我省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综合承载 能力明显提高,城镇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为小城镇走新型城 镇化道路提供了良好条件。全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 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为小城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探 索科学发展新模式提供了契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环 首都经济圈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冀中南地区被列为国家层面的重点开 发区域,首都新机场将在北京和廊坊交界处兴建,为小城镇 发展创造了条件。
同时,河北小城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制约 因素和挑战。与发达地区小城镇相比差距较大,市政公用设 施水平较低,严重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与江苏省相比,人 均道路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低了 , 绿地率、用水普及率分别低了 ,社会、 经济、生态建设均滞后于发达地区;投融资体制不畅,小城 镇建设资金匮乏。2010年有56个镇年投资额低于20万元, 其中一些镇甚至没有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与大中城市相比, 小城镇的吸引力不足,不利于人口与产业转移;水资源不足 和环境承载能力有限,资源环境约束日益明显。
第四节经验启示
一、 英国
1930年代以后,英国小城镇复兴,建设成效十分显著, 对我省的经验启示有:第一,小城镇的政策制定与经济发展 水平相协调;第二,优先发展、重点支持条件优越的小城镇; 第三,把发展状态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