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7
文档名称:

第六章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ppt

格式:ppt   大小:10,105KB   页数:1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六章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ppt

上传人:卓小妹 2022/4/23 文件大小:9.8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六章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六章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第1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所以,除稀有气体外,自然界中的物质都是由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成分子或者直接结合成晶体而形成的。原子结构决定了物质的化学性质,分子和晶体的结构则决定了物质的物理键角是:109028’。
为了解释多原子分子的形成和空间构型,鲍林在价键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杂化轨道”理论,成为价键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发展。
第12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 杂化轨道理论(Hybrid orbital theory)
一、杂化与杂化轨道(Hybridization and hybridization orbitals)
:原子在相互结合形成分子的过程中,同一原子中不同类型能量相近的某些原子轨道,会发生重新组合,形成一组能量相同的新轨道,这个过程称为原子轨道的“杂化”,形成的新轨道就是“杂化轨道”。
第13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1)杂化发生在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之间。
(2)杂化前后轨道数目不变,有几个原子轨道发生杂化,就会产生几个杂化轨道。
(3)形成的杂化轨道之间满足最小排斥原理,就是说,杂化轨道之间的夹角从空间构型来说,应达到最大,这样成键后,成键电子之间的斥力才最小,体系比较稳定。
(4) 杂化时,成对电子可以被激发到空轨道上变成单电子。
第14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根据参加杂化的原子轨道的类型,可将杂化分为:s-p、d-s-p和s-p-d型杂化。 后两种杂化我们将在下一章介绍,这一章我们主要介绍s-p型杂化。
二、杂化类型与分子空间构型
(一)s-p型等性杂化及分子的空间构型
(Equivalent hybrid orbital and unequivalent hybrid orbital )
第15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BeCl2 直线型,键角:1800
( © sp杂化轨道)
2. sp2 杂化:BF3 平面三角形,键角1200
( © sp2杂化轨道)
: CH4 四面体构型,键角:109018’
( © sp3杂化轨道)
第16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二)s-p型不等性杂化及分子的空间构型
在s-p型等性杂化中,参加杂化的原子轨道都是含有单电子的原子轨道,如果参加杂化的原子轨道含有成对电子,这样的杂化为不等性杂化,形成的杂化轨道为不等性杂化轨道。
最典型的不等性杂化的例子:NH3和H2O
( © 等性杂化和不等性杂化)
总结
第17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分子内部的原子之间,是通过共价键结合在一起的,而分子之间,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相互结合的。这种作用力比化学键要弱得多,一般只有几个--几十个kJ•mol-1。分子间力虽然较弱,但它对分子晶体的物理性质:如熔沸点、溶解度、表面张力、粘度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18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 分子间力与氢键
(Van der Waals forces and hydrogen bond)
分子间力最早由范德华提出,所以也叫范德华力。分子间力从本质上说属于静电引力作用,这种作用的产生与分子的极性和变形性有关。
一、分子的极性和变形性
(一)分子的极性和偶极距(Dipole moments)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 分子的极性)
第19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分子极性的大小可以用偶极矩μ来衡量:分子中正(负)电荷电量与正、负电荷中心间距的乘积。μ值可以通过实验测定。
第20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二)分子的变形性
当分子处在外加电场中时,会因电场作用发生变形。
非极性分子本身没有极性,正、负电荷中心是重合的,但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电子云和原子核会发生相对位移,分子发生变形,正、负电荷中心不再重合,产生偶极→诱导偶极(Induction dipole)。这个过程叫做分子的极化;分子受极化发生变形的性质,叫做分子的变形性。有的分子容易被极化,变形性大;有的则相反。分子的变形性大小跟分子的体积、分子量有关。
第21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极性分子本身就存在固有偶极(Permanent dipole),当处在外加电场中时,固有偶极就会顺着电场的方向定向排列(正极朝向电场的负极,负极朝向电场的正极)。这个过程叫做@取向(Orientation)。同时,正、负电荷的中心距离增大,分子发生变形,在固有偶极的基础上,产生诱导偶极,也发生了极化。
第22页,共13

最近更新

字节工作总结 2页

基于深度学习的商品评价数据分析系统 2页

基于模型驱动的Web服务组合方法的研究 2页

基于数据仓库的高速公路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 2页

基于成本的集成协作计划与调度模型及其进化算.. 2页

基于工作流的政务审批应用平台设计与实现 2页

基于声发射信号的金属裂纹监测诊断方法研究 2页

基于可控材料的平面透镜研究 2页

9.《赤壁赋》导学案 8页

基于半刚性结点杆件系统有限元模型石墨烯力学.. 2页

80后90后00后消费行为分析 2页

8.15中秋节猜谜语 5页

基于冰雷达的南极冰盖冰厚和冰下地形探测及其.. 2页

7S现场管理实施办法 8页

7.培训测试题库-网络测试练习题 71页

基于元模型的异构统计地理信息集成研究 2页

6T大定位:打造传统快消的“爆款”产品 7页

线上志愿工作总结范文通用24篇 32页

基于产业导向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以河北省.. 2页

基于云计算的企业IT基础设施自动供给方案的研.. 2页

6 章末综合检测(三) 8页

结婚父母贺词(优秀5篇) 3页

给同学的小学毕业赠言 4页

5、一株紫丁香 7页

5S现场管理培训资料解析 29页

59朱舒宇-网络扫描器的设计与实现 56页

51单片机设计测距仪原理及其简单应用 10页

基于VB.NET的便携式DVD自动检调系统设计与实现.. 2页

二重感染的预防ppt 22页

海南省2021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通.. 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