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迪尔凯姆.doc

格式:doc   大小:111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迪尔凯姆.doc

上传人:yzhlyb 2017/2/21 文件大小:11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迪尔凯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方法论 1 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方法论一、概述埃米尔· 迪尔凯姆( Deile Durkheim 1858-1917 )是法国早期社会学家,也是欧美最著名的社会学者之一。社会学是在十九世纪中后期由孔德在实证哲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的社会学是一种包罗万象的大杂烩,既无明确对象,又无专门研究方法。继孔德之后较著名的社会学家斯宾塞, 试图明确社会学的内容, 提出了一系列开展社会学研究的问题, 但也没有涉及方法问题。他们“是让人们知道社会学的可能性和困难,丝毫没有论述怎么样去研究社会学,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可以说,在迪尔凯姆之前的社会学家们几乎没有专门涉及方法论问题。迪尔凯姆则着力于使社会学真正独立出来,一方面他明确其研究对象,他认为一门学科无特殊研究对象没有必要存在;另一方面,他着手社会研究方法问题,提出了其独立的方法体系,因而,迪尔凯姆被公认为西方社会学科学体系和专业体系的奠基者。社会研究方法体系共分三个层次:(1) 方法论;(2) 研究方式;(3) 具体方法与技术。方法层次主要探讨研究的基本假设、逻辑、原则、规则、程序等问题,是指导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或哲学, 其主要探讨的问题是:(1) 社会科学能否像自然科学那样客观的认识社会现象?( 2 )是否存在客观的社会规律?( 3 )应该采用何种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 4 )如何判断社会科学知识的真理性?( 5 )人的主观因素对社会研究有什么影响?迪尔凯姆的方法论用一般说法来概括既是社会事实范式。他强调社会现象的客观性,是客观事实,人们应用客观的态度去观察研究客观的社会现象,来发现社会发展规律。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方法论 2 研究方式层次是指贯穿于研究全过程和操作方式,它表明研究的主要手段和步骤。具体方法与技术指研究的各个阶段使用的具体方法技术,主要包括资料收集方式,资料分析方法和其他技术手段或工具。迪尔凯姆在后面两个层次上倾向于注重准实验研究,并且指出共变法是最适合社会学研究的方法。他进一步指出,社会学本身就是比较社会学,从而阐明了其方法立场。迪尔凯姆的社会研究方法集中体现在其《社会学方法的规则》一书中,其《自杀论》则是其研究方法之最佳实践。本文则是从这两论著着手来尝试介绍迪尔凯姆的社会研究方法。二、方法论迪尔凯姆致力于将社会学学科独立化,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是界定研究对象,二是界定研究方法。(一) 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界定社会是由各个个人结合而形成的,但是这种结合而形成的系统却表现出一种特殊的情况,具有本身特有的性质。这是社会唯实论者的基本主张,迪尔凯姆还明确表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现象,紧接着便是对社会现象的具体界定。社会现象是社会层次的、独立的、客观的事物,不等同于个人现象的简单相加。迪尔凯姆冠之以“社会的”一词来表明其性质和含义,认为社会现象是“存在于人们身体以外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感觉方式……不同于有机体的现象,后者是通过某些形态和动作表现而存在……也不同于心理的现象,心理现象只存在于个人意识之中和通过个人意识表现出来”。因而,社会现象是独立于个人的特殊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而且, 社会现象具有强制性, 这种强制性可能是不明显的, 但是若个人违反时, 就很快显现出来,在集体行为中,个人往往会表现出与平时极不一致的甚至相反的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方法论 3 行为,就是因为,存在一种社会现象——集体意识,它一方面使人们不知不觉中去表现出与独处时不一致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另一方面,对于违反者给以一定的“惩罚”,如予以排斥和嘲笑等。社会现象的强制性特征有利于人们更好的去理解其客观性。以此为基础,迪尔凯姆给出了社会现象的定义: “所有’活动状态’,无论固定与否, 只要是由外界的强制力作用于个人而得个人感受的; 或者说, 一种强制力, 普遍存在于团体中,不仅有它独立个人固有的存在性,而且作用于个人,使个人感受的现象,叫做社会现象。”(二) 对研究对象的观察原则迪尔凯姆认为, 任何科学都要经历从主观意识阶段到客观实际阶段的发展过程, 在主观意识阶段,人们往往在有限的经验基础之上形成了某个学科的一些观念,即是首先有了一些思考,思考总是先于科学而存在。人们对周围事务的思考形成了一些观念,然而再用观念来代替实际事物,有时甚至把自己的想象当作事物的实质。按科学的分析方法, 人们应当先去观察事物, 然后得出结论, 可人们往往先有思想, 而事实在后,引证事实只不过是为了验证人们事先得出的观念或结论,并非将事实放在首位来研究。在这种方法中一事实仅仅是作为思想验证的东西,而不是科学的对象,人们用观念估量事物,而不是从事实归结观念,这明显带有主观唯心论,因而,迪尔凯姆强调,要客观的观察事物,坚决反对先入为主,用事物套理论。在强调将社会现象看作客观事物时, 他提出了以下基本规则:1) 在科学研究中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