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ppt

格式:ppt   大小:1,539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ppt

上传人:xgs758698 2022/4/23 文件大小:1.5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美)罗森塔尔
集中营大门上文字(ARBEIT MACHT FREI)的含义—劳动使人自由
奥斯维辛(Auschwitz)集中营: 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省境内,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
阅读(6-----14)段,思考: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残酷遗迹
众多的参观者(游客)
参观者的感受、反应
记者(罗森塔尔)
参观
产生
观察
问题:
参观者在集中营里看见了哪些东西?他们在看见这些东西时有什么反应?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焚尸炉
“…人们对他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遇难者的鞋子
遇难者的遗物
“…一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集中营里拥挤的囚犯宿舍
“…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部分死难者的照片
“…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开始时——“默默地迈着步子”、想象成了现实——“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看见毒气室时——“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
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死囚牢房时——“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看到狭小的女牢房时——“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看见试验室时——庆幸“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会“羞红了脸的”
参观纪念长廊时——沉思
参观执行绞刑的地下室时——“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参观结束时——“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和反应
阅读15段,思考:
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并多次提及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又为何要报道?
1.“没有什么新闻”――奥斯维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血腥的历史而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
对于追求新闻时效性的记者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供报道了。
――但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此时已经不只是一个记者,更是一个被深深震撼的参观者,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感情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
末一段照应前文,但又不同。两次见到相同景物而心情不同,有何不同?
体会
前:惊讶、压抑
后:欣慰、反思
升华主题
文章最后一段再次照应首段,升华了文章的主题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对法西斯残暴行为的愤怒控诉;对受害者的哀悼;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对历史的反思。
问题:课文中有好几处写到了与奥斯维辛集中营不相称的事物,如第八段写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津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请思考一下,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生命的美好绽放与残酷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中对法西斯的恶劣罪行进行强烈控诉,深入反思对生命权利的剥削;罪恶中看到了美好的存在,看到希望的闪光,寻找到了寒夜中的希望;同时也是对逝者的哀悼,对人类历史的反思。
思考: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报道与我们在报纸上看到的一般报道有什么不同之处?
一般报道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时效性
最新发生的事件
时效性不强
报道内容
客观事件
个人感受
情感倾向
客观
个人情感浓厚
比较的方面
比较的项目
1944年,穷途末路的德国纳粹开始加紧屠杀集中营的囚犯。一次,一个小女孩在被推进坑中,即将被活埋的时候,抬起头对拿着铁锹的纳粹士兵说:“叔叔,请把我埋的浅一点好吗?这样我妈妈就容易找到我了。” … …
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纪念活动
今天的“死亡墙”
德国总理向遇难者致哀
那段历史已成往事,但它留给人类的绝不只是断壁残垣和受伤的心灵,还有许多许多值得全人类去反思的东西。人类是高级动物,为什么还会出现奥斯维辛这样有计划地大批屠杀自己同类的行为?为什么从古至今几千年的时间里,全世界没有战火的日子寥寥可数?为什么还有人去跪拜凶手的灵位?这样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认真思考… …
课后思考
“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可供报道”,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