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药药理学总论
第1页,共3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中药药效学
中药药效学与中药的药性
中药药效学和中药的功效主治
影响中药药理 多数温热药可增强能量代谢,多数寒凉药可抑制能量代谢。与影响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Na+-K+-ATP酶活性有关。
第14页,共3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五)寒凉药的抗感染及抗肿瘤作用
(1)用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急性感染
清热药:双花、板兰根、连翘、鱼腥草、三黄;
辛凉解表药:菊花、葛根等;
清热通淋药:木通、车前草、扁蓄、金钱草等;
(2) 用于抗肿瘤:山豆根、大黄、山慈菇、青黛、苦参—寒凉药。
第15页,共3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辛可行、可散;主要含挥发油;多数存在于解表药、理气药中。
甘能补养、缓和、和中;含氨基酸、糖、苷类活性物质;多数存在于补益药中。
酸能收敛固涩;主要含有机酸、鞣质;多数存在于止血药、收涩药中。
苦能泻下、燥湿、降气;主要含生物碱、苷类; 50味有毒中药:苦味23种,占46%
咸能软坚润下,软坚散结;主要含K+、Na+、Ca+、Mg+、I-等离子;
第16页,共3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1、与药理作用相关
抗惊厥作用 22 味药 入肝经率100%……“肝主筋”
泻下作用 15 味药 入大肠经率100%……“大肠是传导之腑”
化痰作用 23味药 入肺经率100%……“肺主呼吸”
药物作用与归经有一定相关性,认为归经是古人在对脏腑经络认识的基础上说明药物的作用部位。
第17页,共3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2、有效成分的分布
23种中药: 14/23归经与有效成分分布最多的
脏腑基本一致61%;
6/23归经与分布大致相符26%;
3/23归经与分布无关13%。
归经与有效成分在所属脏腑的高度分布有关。
第18页,共3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3、微量元素归经假说
归肝经的中药富含Fe、Cu、Mn、Zn,是药物发挥造血、保肝、保护视力作用的物质基础之一。
归肾经的中药富含Zn、Mn络合物,在机体的生殖、发育过程中发挥中药作用。
认为微量元素是中药的有效成分之一,是中药归经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
第19页,共3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一、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的关系
一致性:
祛风湿药 抗炎、镇痛
解 表 药 抗病原微生物、解热、镇痛
安 神 药 镇静、催眠、抗惊厥
不一致性(差异性) :
黄 连 抗心率失常
枳 实 增强心肌收缩力、升压
第20页,共3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粗制剂 有效剂量的范围窄
单 体 有量效关系
理气药 对肠胃张力的作用
补益药 对免疫功能的作用
因素:与剂量 、成分、机体状态有关
第21页,共3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一、药物因素
二、机体因素
三、环境因素
第22页,共3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1、产地、品种
2、采收季节
3、贮藏条件
4、中药炮制
5、煎煮方法
6、配伍和禁忌
第23页,共3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1、产地、品种
产地:道地药材
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 亳芍>川芍>杭芍
品种:大黄
结合型蒽苷的含量 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华北、天山大黄
第24页,共3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千金翼方》“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以阴干曝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与朽木不殊,卒无裨益。”
第25页,共3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本草蒙筌》云:“凡药储藏,宜常提防。倘阴干、曝干、烘干未尽去湿,则虫蛀、霉垢、朽烂,不免为害。”
最佳储藏条件:干燥、避光、低温及适当的储藏时间为最佳储藏条件。
第26页,共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