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docx

格式:docx   大小:26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docx

上传人:1485173816 2022/4/23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输河
⒈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年号开皇。隋文帝的继任者是隋炀帝(杨广)
⒉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这是继秦朝之后,中国又一次完成了统一。
3.隋炀帝开凿大运输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4.大运输河:3+4+5=1。
3点即是:中心洛阳、东北到涿郡、东南到余杭;
4段即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
5大水系即是: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和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1即是:大运输河是一条贯穿南北的动脉,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输河。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1.隋炀帝不惜民力,酷虐残暴,导致农民起义。隋朝二世而亡。
2.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他就是唐高祖。
3.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被唐太宗比方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大臣是魏征。
4.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复原和发展,国力增加,被誉为“贞观之治”。
5.唐太宗仔细吸取隋朝兴亡的阅历教训,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我们把这些措施总称为“贞观新政”。
(1)、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削减百姓服劳役天数,并规定可用交纳实
物的方式代替服役,使人身束缚渐渐松弛。)
(2)、政治上:虚心纳谏,选贤任能,完善制度(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度。)
(“三省”指的是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其中,尚书省下设六部。)
(3)、法律上:修改法令,编纂《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4)、民族关系上:亲密与少数民族的联系。
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⒈武则天登上帝位后,改国号为“周”,她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⒊武则天的统治:(1)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
(2)武则天编修《姓氏录》,崇尚新贵。
(3)武则天还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4)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负担。
武则天统治时期,史称有“贞观遗风”,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为唐朝
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⒋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由于他重用贤能,任用名相,锐意改革等。使政
局稳定,经济旺盛,被誉为“开元盛世”。
5.唐朝出现的新型农业工具——曲辕犁,可用于限制入土深浅。与新的浇灌技术————筒车一起,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6.唐朝疆域四至:东至安东,西到安西,北达蒙古高原,南抵南海。
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⒈科举制度:(1)隋朝时创立,唐朝加以完善和发展。
(2)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
(3)常设的主要科目:明经和进士。(明经考儒家经典,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人们普遍推重进士科)。
(4)科举制度的作用(见课本21页):A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
政权的社会基础。B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加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
事效率。C科举制为士子创建了相对同等的竞争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忱。D士人中的佼佼者进入统治集团之后,推动了一系列改革,开创出政治、经济、文化及
民族关系的崭新局面,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建精神。(E还有国际影响,19世纪的英国文官制度的产生就是受到了中国科举制的启示)
2.饮茶****俗在唐代风靡全国,骑马出行普遍而富有情趣。
3.唐朝****俗风尚、思想文化的特点:胡汉交融、中西贯穿。唐朝的时代精神:博大开
放、汇纳百川、充溢创新活力。
第5课“和同为一家”
(1).武力、安抚或册封:唐太宗战胜东突厥后在当地设立都督府,并任用突厥贵族进行
管理。
(2).联姻: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出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
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奠定了汉藏亲密交往的基础。
2.在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的感召下,西北各部首领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即拥护
他为他们共同的君主。
3.吐蕃就是今日藏族的祖先。
第6课开放与沟通
唐朝时,中外经济文化的沟通极为繁盛,缘由:唐代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交通的发达,以
及唐朝政府推行的对外开放政策。
⒈遣唐使就是日本派遣到唐朝进行沟通的使团。他们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
法艺术、建筑技术以及生活风俗等带回日本,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⒋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⒌唐太宗时,为了求取佛经精义,玄奘毅然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玄奘是第一个系统
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拼介绍到中国的人。(《大唐西域记》)
课本39页表格。
⒎唐朝长安,是一所国际性的大都市,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