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文档名称:

第五章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2讲课文档.ppt

格式:ppt   大小:959KB   页数:5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五章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2讲课文档.ppt

上传人:qingqihe 2022/4/23 文件大小:95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五章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2讲课文档.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五章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
第一页,共五十六页。
优选第五章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
第二页,共五十六页。
第一节 毒性物质类别与有效剂量
一、毒性物质分类
按化学性质、用途和生物作用结合起来的分类方法
第二节 毒性物质在化工行业中的分布
五、涂料、染料和其他专用产品
①油漆制备。苯、二甲苯、丙酮、苯酚、甲醛、沥青、硝酸、丙烯酸甲酯、环氧丙烷、癸二酸等。颜料制备中的氧化铅、镉红、铬酸盐、硝酸、色原、酞菁等。
②染料制备中的对硝基氯苯、苯胺、二硝基氯苯、硝基甲苯、各种有机染料及其粉尘。
③胶片加工中的硝化纤维素、醋酸、二氯甲烷、硝酸银、溴苯等。磁带加工中的氧化铬、氧化磁铁等。照相用的药剂硫代硫酸钠、硫酸等。
第十一页,共五十六页。
第二节 毒性物质在化工行业中的分布
六、化学试剂、催化剂和助剂
①化学试剂。有各种酸、碱、金属盐、卤素以及醛、醇、醚、酮、羧酸等各种有机试剂。
②催化剂制备。用的铬盐、硫酸、铂、铜、五氧化二矾、氧化铝等。生产助剂用的固色剂、五氧化二磷、环氧乙烷、双氰胺、防老剂、苯胺、苯酚、硝基氯苯、抗氧剂等。
第十二页,共五十六页。
第三节化工常见物质的毒性作用
一、刺激性气体
1.氯气(Cl2)
黄绿色气体,,沸点-℃。
化学性质活泼,与一氧化碳作用可生成毒性更大的光气。
氯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产生局部刺激。主要损害上呼吸道和支气管的黏膜,引起支气管痉挛、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周围炎,严重时引起肺水肿。吸入高浓度氯后,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停止,呈“电击样”死亡。
第十三页,共五十六页。
第三节化工常见物质的毒性作用
一、刺激性气体
2.光气(COCl2)
无色、有霉草气味的气体,,℃。
毒性比氯气大10倍。对上呼吸道仅有轻度刺激,但吸入后其分子中的羰基与肺组织内的蛋白质酶结合,从而干扰了细胞的正常代谢,损害细胞膜,肺泡上皮和肺毛细血管受损通透性增加,引起化学性肺炎和肺水肿。
第十四页,共五十六页。
第三节化工常见物质的毒性作用
一、刺激性气体
3.氮氧化物(NOx)
氮氧化物较难溶于水,因而对眼和上呼吸道黏膜刺激不大。主要是进入呼吸道深部的细支气管和肺泡后,在肺泡内可阻留80%,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亚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引起肺水肿。硝酸和亚硝酸被吸收进入血液,生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可扩张血管,引起血压下降,并与血红蛋白作用生成高铁血红蛋白,引起组织缺氧。
第十五页,共五十六页。
第三节化工常见物质的毒性作用
一、刺激性气体
4.二氧化硫(SO2)
无色气体,。加压可液化,,沸点-10℃。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吸入呼吸道后,在黏膜湿润表面上生成亚硫酸和硫酸,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喉水肿、肺水肿、声带痉挛而窒息。
第十六页,共五十六页。
第三节化工常见物质的毒性作用
一、刺激性气体
5.氨(NH3)
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易液化,沸点-℃。
氨对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高浓度时可引起接触部位的碱性化学灼伤,组织呈溶解性坏死,并可引起呼吸道深部及肺泡损伤,发生支气管炎、肺炎和肺水肿。氨被吸收进入血液,可引起糖代谢紊乱及三羧酸循环障碍,降低细胞色素氧化酶系统的作用,导致全身组织缺氧。氨可在肝脏中解毒生成尿素。
第十七页,共五十六页。
第三节化工常见物质的毒性作用
二、窒息性气体
1.一氧化碳(CO)
无色、无嗅、无刺激性气体。,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氨水、乙醇、苯和醋酸。燃烧时火焰呈蓝色。
一氧化碳被吸入后,经肺泡进入血液循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生成碳氧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无携氧能力,又不易解离,造成全身各组织缺氧。
第十八页,共五十六页。
第三节化工常见物质的毒性作用
二、窒息性气体
2.氰化氢(HCN)
无色、具有苦杏仁味的气体,,熔点-℃,沸点26℃。溶于水、乙醇和乙醚。溶于水生成为易挥发的氢氰酸。
氰化氢与体内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价铁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