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2021新时代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最新.doc

格式:doc   大小:42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新时代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最新.doc

上传人:1294838662 2022/4/23 文件大小: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新时代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最新.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8
2021新时代学****弘扬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最新
小编:HLL 既然愚公能移山,我们修渠有何难,立下愚公移山志,决心劈开太行山 。当年,在粮食紧张、物资短缺、技术设备条件落后的极端艰苦情况下,林县人民喊出了荡气回肠的豪迈口号。
蓝天白云做棉被,大地荒草做绒毡,高山为咱站岗哨,漳河流水催我眠。 面对重重困难,大家有的住山洞、睡席棚,有的住在山崖下;白天抽空到山上割草,夜里把草铺在石板上,便是床。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8
这是蜿蜒穿行于太行山间的红旗渠总干渠。
长616米的青年洞,是红旗渠的咽喉工程。洞中岩石非常坚硬,锤一次钢钎只能留下一个白印。没有大型施工机械,真是难上加难。
石头再硬,也硬不过我们的决心,就是铁山也要钻个窟窿! 300余名青年勇挑重担,穿山凿洞。苦战17个月,终于凿通!
高山无言,渠水有声。
在红旗渠精神的鼓舞下,今天的林州人坚持精神立市,工业、建筑业、文化旅游业三业并举。
质量第一,负责到底 。这句当年修建红旗渠时留下的口号,流淌在一代代林州工匠的血液里。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8
数十万红旗渠建设者的传人自强不息、奋斗不已。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始,一批在红旗渠建设中锻炼成长的能工巧匠奔赴全国从事建筑行业,为林州市打造出 中国建筑之乡 的金字招牌,让 红旗渠工匠 叫响大江南北。2015年,林州市荣获 中国建筑之乡 称号。
今年58岁的李江福,出生于林州市茶店镇辛店村,他的父亲李章拴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石匠,全程参与了红旗渠的修建。李章拴言传身教,李江福后来从事建筑业, 用良心做事、用诚信盖楼 ,成为他坚守的信念。李江福曾荣获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和全国首届 诚信之星 等荣誉称号。
2019年国庆节,李江福受邀参加国庆观礼。他的儿子李鑫是阅兵方阵中的一员。 我是红旗渠建设者的后代,是一名工作了30多年的建筑工匠。我有决心再干30年! 李江福感慨道。
从30万修渠大军战太行,到20万建筑大军出太行,再到百万人民美太行,林州因渠而活,因渠而富,因渠而美。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18
近年来,林州以工业强市为方向,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引进新兴产业。,%。
同时,经过多年打造,林州市已形成了红、绿、蓝 三色 旅游品牌 红旗渠红色教育游、太行大峡谷绿色生态游、蓝天滑翔运动游,实现了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目前,林州市获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等 国字号 品牌共33个。2020年,,,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红旗渠的成功修建,是团结协作的杰作。
林县与山西省平顺县相隔巍巍太行,当年修建红旗渠这项跨省跨县跨流域引水工程,没有河南、山西两省的团结协作是不可能实现的。平顺县对工程给予了全面支持和配合,不仅让出了近千亩耕地,而且积极腾民房、找仓库、盘锅筑灶,充分体现了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18
在修建红旗渠过程中,林县的广大党员干部身先士卒、 干 字当头,在工地与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与群众风雨同舟,血肉相连。修渠工地上,段与段、营与营、连与连之间还互相比赛,涌现出98个标兵连、233个董存瑞标兵班、117个李改云突击队、2472个模范人物。
红旗渠建设中,吃苦在前,是每个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他们经常背着钢钎镢头,清基出碴、抡锤打钎,吃大锅饭、啃窝窝头。其中涌现出献身水利事业的技术员吴祖太、带头实干的五好连长石文祝等先进典型。
红旗渠的建设,是干群团结协作的结果。没有群众的愿望和创造,不会产生修建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