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患者安全目标培训
第一页,共五十页。
(优选)患者安全目标培训
第二页,共五十页。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1对于本院所有病人,在执行任何护理、诊疗及服务前都需要询问病人的姓名、出生年月日。在核对患者时,要主动询问患者,让患者室发现超异常结果时,在确认仪器设备正常,酌情复查,确保结果无误后,应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并在《危急值回报记录》中详细记录,必要时应通知临床科室重新采样复查。
三、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第十五页,共五十页。
2 临床科室工作人员接听到超异常结果报告内容后,在《超异常结果报告记录本》中详细记录(写下),将记录内容大声复述一遍给报告人(复诵),并得到报告人的确认(确认)。作完记录后必须即刻通知当日值班医生,并详细记录。
三、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第十六页,共五十页。
3 医生得到消息后应当在计算机系统内点击查看超异常结果报告,考虑结果是否与临床症状相符,样本留取是否有问题,如有必要应立即重新采标本进行复查。若与临床症状相符应在30分钟内采取诊治措施,将检查结果和病人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和记录病程,并将检查处理结果向上级医师汇报。上级医师有查房和处理意见,并记录在病程中。医生在接到危急值汇报后须在30分钟内向检验科回报,如未于30分钟内回报,检验科电话追踪或到科室访查。
三、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第十七页,共五十页。
医疗工作电话沟通记录管理制度
,要把电话内容登记在“电话沟通记录单”上,接通电话后,首先告诉对方自己的科室和姓名,再记录接听人的部门、姓名,将沟通的内容告诉对方后,听对方复诵一遍,确定复诵正确。如有错误,必须及时纠正。
,首先记录来电人的部门、姓名,报告自己的科室和姓名,将电话的内容登记在“电话沟通记录单”上,并复诵一遍,对方确认正确,通话完毕。
三、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第十八页,共五十页。
四、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管理制度
住院病人危急值,医师得到消息后应及时查看危急结果报
告,评估结果是否与病人病情相符,是否有必要应进行复
查。若与病人病情相符应立即采取相应诊治措施,点击电
子病历中“危急值”按钮,将检查结果和病人情况、处理
措施记录在病历中,并回馈给报告科室。
第十九页,共五十页。
(一)根据医院实际情况确定“危急值”项目,建立“危急值”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
。
(含临床实验室、病理、医学影像部门、B超、心电图等)有“危急值”项目表。
。
,更新和完善危急值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项目表。
(每年至少一次)对“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四、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第二十页,共五十页。
(二)建立“危急值”评价制度。
“危急值”项目及内容,能够有效识别和确认“危急值”。
、准确记录患者识别信息、危急值内容、和报告者的信息,按流程复核确认无误后,及时向经治或值班医师报告,并做好记录。
、处置并记录。
、提示危急值,相关科室能够通过网络及时向临床科室发出危急值报告,并有语音或醒目的文字提示。
,保障危急值报告、处置及时、有效。
四、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第二十一页,共五十页。
五、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手术部位标识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目的在于确保手术部位、手术操作、手术患者正确,保证患者安全与医疗服务质量。本制度适用于 门、急诊、住院病人进行手术、侵入性检查、治疗。
第二十二页,共五十页。
2术前手术部位的标识
标识的要求:无毒比较耐擦洗的油性记号笔在病人手术部位做标识
手术部位的标识需要得到病人或家属的认同;
手术部位的标识要精确、清晰,铺盖手术敷料后的手术部位还应清晰可见;
手术切口用单线标记,穿刺点则用“○”或点来标识。
五、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第二十三页,共五十页。
3标识时间
门、急诊——由手术医师取得病人及家属同 意后做标记。
住院——手术前一天由医师取得病人及家属同意后做标记。
五、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第二十四页,共五十页。
4 必须标